一月初因自己的原因向所在实习的单位提出了辞职,手头上的工作我向老板承诺会通过远程做完,一直到17年3月份去签约单位实习,期间有一个多月的空当,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去做,因此想做一些尝试。
因为实习的缘故,我对创业和投资这两项活动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我的兴趣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是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有趣的人,通过他们了解发生在各行各业不同的新鲜事物,满足好奇心;二是整体而言创业活动是一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并且我认为创业者所代表的新兴经济才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因此无论是帮助创业者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还是成为一名创业者,我都感到特别有归属感和成就感。
签约的地方和岗位虽然还是在金融领域,但是可能做的具体工作以及接触的事情会相对传统一些,而从长期而言,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去接触一些新的事物和商业形态,虽说可能两者做的事情差别不是很大。我希望以后无论怎么发展,自己需要像在之前机构里实习的那样,保持那种对于新事物和新的商业形态的关注和敏感度;其次是培养逻辑能力。
因此,2017年,我想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这种希望和目标转化为行动,目前已经有了一些零碎的想法,大体如下:通过it桔子等工具获取具体项目融资信息,然后定期(具体周期还没想好)筛选一些(具体数量还没想好)融资的创业企业项目,站在投资方的角度,基于能够从网上收集到的数据,写一则深度分析报告(有多深也还没有想好= =),大体要完成的逻辑框架:投资方的背景和历史案例,投资方为什么要投资这个企业(比如从创业企业角度和投资方角度写),融资的影响(比如行业角度、企业角度、竞争对手角度),未来的风险点(如果可以的话)等等。
如果你对于这个领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一定会说你想要写的那个东西像极了某些创业企业融资成功后的PR(公关)推文,说实话我正是受到这些推文的启发,但是总感觉他们写的PR推文是站在自己(融资方)的立场,对于投资方的描述非常少,有时干脆名字都不透露,以致于这个领域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不管对于创业者还是投资方的员工,当然我也能够理解投资方的做法和感受,从机构角度,他们完全没有动力写这个东西= =。
至于具体写多少(1000字或许2000字?),以及发不发出来发在那儿我也都没有想好,因为这件事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没有底,所以我把这个想法发到网站上,一是要立个flag,来监督自己,逼自己尽快动手验证可行性;二也是想听听大伙儿意见,尽快完善基础框架,如果有个参考的范本更佳。
新的一年,想做一些新的尝试,同时也期待看到大家的愿望和新的改变,希望大家能够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