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47阅读
  • 10回复

转:对《大鱼海棠》剧情和价值观的一些看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承儒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6-07-15
        抛开那些过度宣传、饥饿营销、贩卖情怀等场外因素,为什么许多人能够接受《大圣归来》而无法接受《大鱼海棠》?
       《大圣归来》很安全,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内涵,大家看电影就是图个热闹,看孙悟空多么帅,打打杀杀嬉笑怒骂90分钟就过去了。
       但是看完《大鱼海棠》出来的许多人,心口都是闷闷的。鲲是好人、湫是好人、全村的人都是无辜的好人,为啥都要陪着一个绿茶婊倒了八辈子血霉?尼玛这是琼瑶剧啊,这是玛丽苏啊,这剧情真TMD坑爹啊……
       其实编剧在这里冒了很大的险,他不想走《大圣》在剧情和人设上的安全牌,他想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了心中的一个执念,到底值不值得一意孤行、背叛家园、辜负父母、伤害青梅竹马的暗恋者?
       而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值得。
       这与许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从小受到的教育都大相径庭。
       这让我想到了《色戒》。女主人公王佳芝就是一个大家嘴里典型的“三观不正”的“绿茶婊”,因为一时执念的爱情,毁掉了整个计划,累及身边的战友,却保护了一个日伪头子。
   这不符合道德标准,但是这是值得我们讨论的人性。
     张爱玲就是因为被国人诟病三观不正,其文学价值在多年以来被大大低估。还好有个李安,在几十年后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让我们有更多的讨论空间。
       让我们回到《大鱼》中的椿,她有宠爱她的父母,有为她默默付出的青梅竹马,一生安稳平顺已经被安排好——长大之后接替母亲的事业,嫁给有权势的掌管水的巫祝奶奶的孙子湫……作为一个女人,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在片头,年迈的椿却说了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一样,吃饭、睡觉、喝水,在集体中,我们都是一样的面目,一样的动作,一样溶解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的身份,最终泯然众人……
       从小受到的教育让我们明白,我们是集体的一份子,因此,我们不能够有越规矩的动作,不能够有鲜明的个性,不能够有过分的要求,事事要顾及他人,不能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干扰甚至伤害别人……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面目一样的人,被规矩和纪律束缚,做着所有的人都在做的事情。

我们浸淫在儒家思想里太久,被集体观念束缚太久,要从众,不要特立独行,一切要顾及社稷苍生,为了集体要把自己放在最小……而《大鱼》里的鲲鹏来自《逍遥游》,《逍遥游》所提倡的就是不累于外物的绝对自由,这种价值观是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
      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被外界束缚的人、活在别人眼光地狱中的人,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根本,他认为:每个人有选择的自由。
      我有选择我成为什么人的自由。
      我有选择我到底爱谁的自由。
      我有选择我过什么样的人生的自由。
       只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才决定了我们的存在身份和我们与其他人的区别,才让我们不会泯然众人。
       萨特又说,选择“自由”的同时,必须承担“自由”所带来的一切后果。
       一意孤行的椿,背叛身边的一切,告别亲人,丧失天神的身份,忍受无尽的痛苦,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翻倒乾坤,水淹家园,只是为了心中的一个执念,因为她觉得这值得。
       这样的女人,为了追求所谓的“自由”,累及旁人、辜负父母,却最终实现了她的愿望——观影的大家愤怒了:她不能得到幸福!!!
       其实不能怪大家吐槽这样的剧情,因为让我们接近和认同一个离我们很遥远、令我们很陌生的价值观,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于是我们选择了简化这一切,把它用一个“玛丽苏”就代替了。
       但是大家想想,其实这样是很不公平的。
--------------------------------------------------------------------------------------------------------
       许多人都在义愤填膺地批判椿不懂规矩、任性妄为、大胆包天……但是,我能不能说,就是因为椿的幼稚和义无反顾,才令我而深深感动。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已经丧失了这种功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做到像椿这样的纯粹。我们要融入社会、注重社交和人际关系,我们正襟危坐、瞻前顾后、犬马怖惧,唯恐有一点闪失。
       那么,在电影世界里,难道就不能容我们在想象中幼稚任性一回?哪怕只是幻想一下,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宁愿辜负整个世界,也要做到心中执着的事、守护觉得值得的人”,难道连这样都要遭到抵制么?
---------------------------------------------------------------------------------------------------------
       最后贴一段今天在微博上看到的话:
       “你不喜欢这个工作了想辞职,你觉得人心险恶不想恋爱,或者想出去玩也好,想放纵生活也好,这些都不等同于'做自己'。所谓做自己,是不再刻意的追求他人认同,并找到了自己认定可贵的、值得坚持的事,然后抛弃那些形式上和思想上的束缚,跟平庸的生活搏斗,跟无聊的时间对抗,不在乎输赢。”


        感觉网上议论得很热闹,关注了下影评,周末就要去看了,不过上天还是下地,都是很期待的!
人生,总是会对什么东西过敏的。
离线肖伟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7-16
看过了
离线张娟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6-07-28
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是因为我不是一个执着的人,所以无法理解极端的感情。和同学对一些事情有分歧,同学说我有时候你太理智了。世界上还有感情激烈甚至极端的人。我因为不懂,所以无法沟通。但是你说的对,为什么不可以在电影中幻想一下呢?但是我并不觉得那样的执着是人最纯粹的表现。因为除了执着的人,世界上也有不执着的人。这样的人事事顾虑周全,这也是自己的本性,这也是他们最纯粹的一面。到底人最纯粹的一面是什么样的,谁能说的算呢?
离线谭必勇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6-07-30
我们老板(马上要变成前老板啦)闲扯时说过这么一句话:光从人性上看,人类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物种。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田鑫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6-07-31
从几年前开始期待,这样说来,一定要去看的。恰恰是因为自己对什么事都不在意,想做的事也不是非做不可。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刘婷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6-07-31
感觉这评论在歪曲三观呢……不说理智不理智,你可以有你的追求你的自由 但不能因为这些原因伤害到别的人  
离线龙涛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6-07-31
没看之前还以为是《千与千寻》之类的呢~看了之后有些失望~
夹在书中的枫叶已经枯黄,而友谊之花却在我们的心中长久的开放,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离线谭惠文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8-18
这部剧的泪点应该是在最后的众筹名单上= =
离线罗子雄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6-08-18
在理想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想做的付诸实践。但在观剧人心里,认为一切是平稳平安的即可,自己观剧时太过肤浅,没得这么多深沉的感悟,但的的确确算是一部好剧。有感动,就够了。
离线周金凤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6-08-18
闷闷的电影会让人思考好长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领悟,不过我好久都没有被剧情感动过了,总觉得现在好多电影好没意思

内容来自[手机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