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76阅读
  • 6回复

《孟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贺佳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5-29
  这周刚结了一门选修《孟子讲析》。老师是一个研究历史的老教授,对孟子有着比较深入的研究,因此对这本书有些超出平常认知的认识,听完课才觉得真正开始有些读懂了《孟子》。
  孟子73岁左右离开齐宣王“退而与万章之徒,述仲尼之意,著《孟子》七篇”。按老师的总结,战国时期的文章比春秋时期的文章结构更严谨、更加有文采、篇幅更长。但是《孟子》还是沿用《论语》的小章节,原本一篇逻辑完整的文章也被强行分成了好几小章,可见孟子在有意模仿《论语》。而“与万章之徒”说明有一众弟子参与了撰写。老师总结:在文中直呼其名的弟子是实际参与了《孟子》编写的(虽然这个不知道他怎么得到的,也不知道可信度多少)。
  在书中老师带领我们重读了《孟子》 很多篇幅以前学过,但是了解的只是很肤浅的表面,会翻译根本不能说读懂了孟子。比如隐藏在义利观中的“驭民术”;比如孟子的一颗想恢复土地公有制的心;比如其“权利只是一种委托”的先进思想观念......
  老师虽然不能在短短的课堂之内将书讲完,但是有了老师给的大方向及思考方式,再读《孟子》,应该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离线雷洁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5-30
人的情感和认知会有变化,所以再读定是有不一样的收获
离线肖伟平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5-30
本人喜欢庄子。。。大气磅礴
离线彭立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5-30
这些古书,读起来还是很有收获的。
离线杨久凤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5-3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离线刘承儒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5-31
以现代的角度去看过去的文史,都会有新的见解,这是因为时代;也会有不变的公民,这是普罗大众的共同追求。
人生,总是会对什么东西过敏的。
离线向粤好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05-31
好久没学语文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