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杜氏家祠落成招待北平艺员摄影 20年六月说明:参影者: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姜妙香等。
1930年杜月笙为怀念家乡,光宗耀祖,兼以宣扬名声,摆示威风,在高南乡陆家堰购进农田10.5亩,委托高桥创新营造厂厂主谢秉衡建造杜氏家祠。杜家祠堂规模宏伟,富丽堂皇,计五开间三进, 大门前雄踞一对张口盘弄石球的石狮。
杜月笙在家乡修建祠堂,各方送来的匾额、对联、贺词和礼品等堆积如山。
“孝思不匮”——国民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贺。“好义家风”——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贺。“世德扬芬”——军政部部长何应钦贺。“敦仁尚德”——前北京国民政府大总统徐世昌贺。“俎豆千秋”——前北京国民政府大总统曹锟贺。“武威世承”——前北京国民政府将军吴佩孚贺。“武库遗灵”——国学大师章太炎贺。 “源远流长”——著名书法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贺。“慎终追远”——西藏活佛班禅额尔德尼贺。
当时替他主持筹备工作的都是所谓上海“闻人”和“商界四杰”之流。如总务主任是虞洽卿和黄金荣,剧务主任是张啸林,卫生主任是王晓籁、庞京周,招待主任是袁履登等。
1931年6月10日,一大早法租界华格臬路杜家附近的几条马路已被几万人的仪仗队和客人挤得水泄不通。仪仗队分为6个大队,第1大队由几十面两丈见方的特大国民党旗和杜字旗作前导,每面旗由四人抬举,前后左右用100多辆自行车护卫。接着是由法租界和英租界巡捕房派来的英、法、印、越巡捕组成的骑队。后面跟着一大群“金荣小学”的学生和几年来各处送给他的十几把“万民伞”,以及挂着蒋介石送的“孝思不匮”的金匾的匾亭,何应钦、张学良等人的匾亭等。其余5个大队是由警察局的保安警察大队,陆、海军的军乐队,陆军第五师和吴淞要塞司令部步兵各一营。还有救火会、保卫团、童子军、缉私营、侦缉队、工会等组成的队伍,以及各团体的旗伞。每队都分别配有吴佩孚、段祺瑞、孔祥熙等南北军阀、新旧官僚政客送的大匾等等。
举行栗主入祠典礼时,由陆海军、公安局西乐队等组成的大乐队奏乐,要塞司令部在附近鸣礼炮21响。杨虎以国府中将参军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和主席蒋介石道贺。各省主席、市长的代表,各地帮会头子,上海工商、金融等各界的头面人物共1万多人。那次梅兰芳是从广东赶来,荀慧生是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程砚秋是从哈尔滨来,尚小云是从天津赶来。其它如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肖长华、姜妙香等也都是很早就来了。从各方送礼之多,堂会戏目之精彩,排场之阔绰,在上海都是空前的。
2 华主席叶副主席邓副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全军第四届文艺汇演大会第一批全体同志合影留念一九七七年八月四日
3 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就任摄影 37年5月20日 稚晖题
1948年5月20这是1948年5月,蒋介石、李宗仁就职典礼的合照。尽管此时正值国共内战的高峰,但国民党主要党政军要员全部赶往南京出席此一盛会,由于随后爆发“三大战役”,1949年初蒋介石即宣布下野,因此这一张照片实际上是国民党在大陆党政军菁英最后一次合影,以第一排人物左至右为例:茅祖权、陈立夫、戢翼翘、邵力子、莫德惠、章嘉呼图克图、王宠惠、戴季陶、邹鲁、孙科、郭德洁、宋美龄、蒋介石、李宗仁、张群、于右任、胡海门、何应钦、钮永健、王云五等人
4 毛主席刘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北京济南部队军事训练时和受阅官兵合影 1964年6月15日 除林彪 叶剑英外,全部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出席合影
毛主席刘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北京济南部队军事训练时和受阅官兵合影 从左至右按顺序分别是
梁从学 陈庆先 聂凤智 文年生 田维扬 韩练成 刘志坚 张震 吴法宪 韦杰 赖传珠 杨静仁 王建安 许世友 白如冰 傅秋涛 吴德 谭启龙 蔡顺礼 阎红彦 韩先楚 苏振华 肖华 杨成武 唐亮 陶峙岳 杨勇 李涛 乌兰夫 廖承志 郭天民 谷牧 杨得志 罗瑞卿 叶群 王光美 江青 杨尚昆 李先念 聂荣臻 康生 陆定一 彭真 董必武 邓小平 朱德 毛主席 刘少奇 周恩来 贺龙 陈毅 李富春 王树声 薄一波 徐向前 陶铸 宋任穷 刘澜涛 宋时轮 董其武 张鼎承 彭绍辉 邓颖超 林月琴 卓琳 康克清 罗元发 刘金轩 钟汉华 张爱萍 王尚荣 杜义德 程世才 吴富善 旷伏兆 徐斌洲 张绪 张才千 吴信泉 钱钧 贺成 肖望东 成均 肖尚荣 刘少文 邱会作 王震 莫文烨 杨秀山 邝任农 吕正操 朱辉照 袁升平 崔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