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65阅读
  • 12回复

让资治通鉴流入你的血液(推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杨久凤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5-12
(最近看到这个非常不错的帖子,所以转移过来,看对大家是否有用。不计入发帖范围)
第1节 先整一个比较深的课题:作为老大应该怎么挑选未来接班人?
  春秋时期,在大约现在山西河北两省附近有个诸侯国叫做赵国。那个时候诸侯国比较多,也比较杂,类似于现在某个行业的公司特别多。例如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堆家教辅导机构一样,大家都是同行,每个公司的老大都算一个诸侯国的诸侯。彼此有竞争,偶尔也互相攻击,时不时的也搞搞合作,都希望自己的地盘也就是市场能够做大,都希望灭了更多的周边诸侯尤其是距离自己公司特近的那些同行。赵国有限公司作为家族企业,发展到了赵简子(后面尊称为“赵总”)这一辈之后,赵总面临和柳传志一样的交班问题。区别在于赵总要传给自己儿子,柳传志要传给一个自己的得力下属,当然即使老柳想传给他儿子也是白想。自古以来,不论是帝王还是公司老板,挑选接班人都有自己考核的标准,赵总是依据什么标准呢?
  赵总作为有钱人,是能够承受以计划生育罚款为代价多生孩子的——赵总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伯鲁”,一个叫“无恤”。赵总早就有为日后董事长传位做打算的准备,所以赵总三年前把毕生成功经验写成一篇《我的成功不可以复制》分别让秘书各复印一份交给两个儿子,并希望两个儿子好好学习。当时赵总让两个儿子分别在公司挂行政副总的虚职,以在公司中学习并积攒经验。三年后,赵总突然召集两个儿子开会,会上赵总突然让两个儿子说说对三年前他们的老子的那篇呕心沥血之作的看法。老大伯鲁回答不上来,赵总问“那篇文章你还能找到吗?”,伯鲁说“好像……貌似……得回去找找。”。赵总问老二无恤,无恤从头背到尾,赵总很开心。于是赵总当场召集董事会宣布无恤是公司新任董事长。料想伯鲁也输的心服口服吧。
  原文不长,分享如下: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简言之,赵总挑选接班人就看记忆力!
  我们要发问了:为什么赵总挑选接班人就看记忆力?!
  我们进一步发问了:堂堂诸侯国老大挑选接班人难道只看记忆力?!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有人会说,通过该测试,感觉老二更用心,所以必选老二。
  这种说法对吗?呵呵,也不对。
  两个儿子只要是赵总亲生的,赵总一定知道他们的禀性分别如何,至于谁更适合当接班人上早就了然于胸了。能当诸侯国老大的不会菜鸟到那个程度的。既然如此,直接宣布二儿子接班不就完了。但是大家有考虑过作为长子的伯鲁同学心里会怎么想吗?
  古人有立长子的习惯,基本没有太大问题都会默认传给长子,想必伯鲁也有这个想法吧。但是,赵简子辛辛苦苦经营了一辈子的自祖上传下来的基业必须传给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儿子——不用通过什么记忆力测试,仅平时表现就能看得出来是老二无恤更适合,毕竟是自己从小看大的两个孩子。直接立无恤,伯鲁心中必然会有不服,自己不在之时,公司内部一旦出现内乱,大好基业就因企业内耗而葬送,白白便宜那些同行的诸侯国公司了。所以,必须做到让伯鲁服,必须做到有一个让伯鲁即使心里委屈但是又不得不服的环节,要让无恤继承大业“师出有名”,所以赵简子,赵总就用3年时间,举重若轻的导演了这么一幕低成本的戏剧。更有甚者,至于在这3年中,赵总是否有意识的私下里给老二无恤说过什么,这就不得而知了。
  这就是职场。当你在某次晋升交锋中败下阵来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某件事情做的不好,而是因为你一直以来大小事情表现的都不好,起码,你输在没有更好的读懂你的老大的心。
离线杨久凤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5-12
第2节 接班人问题不仅仅在于赵总——还有晋总呢
  另外一个诸侯国晋国老大智宣子和赵简子不同的是,他很明确有一个好的接班人——智瑶。智宣子理由非常充分:这个儿子有五大突出优点!其一,高帅,当然更富;其二,写一手好文章,能言善辩的,早年靠新概念作文获奖出名;其三,演艺圈也露脸也不错,拍了很多广告,被人成为X零后的代言人;其四,很有性格,坚毅的承担各种对他的非议;其五,喜欢赛车(“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惠则贤,强毅果敢则贤”)。是的,他不是韩寒,他是智瑶。
  同族的一个叫智果的一直反对,理由是:虽然智瑶才华横溢,但是人不怎么厚道。人不厚道,只靠才华来压制别人,别人就无法跟他长期公事,早晚就出事。简单的说,智瑶同志个人能力挺强,但是带团队的能力太差,不适合当一把手。
  当然,强势的智宣子拒绝了智果的建议。
  值得一提的到是这个智果的表现:智果从智宣子办公室出来之后,主动找人力资源部总监申请调到了子公司里面去边上班边观察总公司董事会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了。(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不久,智宣子去世了,智瑶同学当上了董事长。新君上位,得请一直跟智老爷子活着的时候的另外两个关系不错的诸侯国老大韩康子和魏桓子一起吃饭。智瑶几杯酒下肚,竟然拿着韩康子韩董事长的老婆砸挂说了一段传统相声曲目《托妻献子》,这还不够,又拿着与韩董随行的职业经理人段规总经理的爸爸替换掉于谦的父亲来了几个郭德纲别的段子。智瑶的秘书趁着中间出去小便的时间提醒了智董“这样有失文雅”。智董直接不鸟。
  回去后第二天,自负的智瑶给韩康子发了一封email:给我一个子公司,让我的团队帮你打点一下。韩董的气还没有消,就想回email骂街。同样受到侮辱而且怒气未消的总经理段规却给拦下了!
  段总的理由是:姓智的这么狂,你不给他,他就找人来砸你场子,还不如给他呢!你给他了,他
  肯定就更狂了,势必会给别人也要,别人要是不给,两边就开打,这样咱们起码可以看个热闹然后视情况
  决定怎么出手!这就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他考虑的不是老板的眼前利益,他更多的是从全盘视角着手。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的道理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人力资源的几大模块一样,都是必须了然于胸的小case。
  智瑶拿到韩康子的地之后,高兴的又给魏国桓子发短信要地。同韩董一样,魏董当然不给。魏董也有个总经理叫任章。任总说:给。理由同段规的理由竟然如出一辙。任章还上升到方法论的角度引用古人的话说:“要想打败敌人,就得先顺着他;要想从敌人那里获取利益,就得先给他点儿甜头!”毋庸置疑,任章也是一个很靠谱的职业经理人。
  膨胀的智瑶又去找第1节里面的男一号——赵无恤同学去要地了。当然,现在人家叫赵襄子,赵董。赵董以骂街的方式婉拒了智瑶的要求。智瑶急眼了,叫着韩魏两家去砸赵襄子同学的场子。作为董事长的赵襄子脑子反应很快,第一时间做了一个非常英明神武的决策——逃跑!快速出门打车去了远在外地的一个子公司晋阳有限公司。
  智、韩、魏三个老大开着自己的大奔快速跟着到了晋阳,他们一不打人,二不骂人,而是进了公司就把人家的自来水管都给砸了,结果水淹了整个办公室。智瑶看着满公司的水,高兴的说道“没有想到,用自来水管也能灭掉一个同行,哈哈哈!”这时站在智瑶身边的魏桓子却偷着拿出手机给距离自己仅有20厘米远的韩康子发了一条微信“我们会不会就是下一个?”韩康子看了手机之后,脸色霎时难看了起来。
  智瑶的司机叫做疵,他不动声色的都看在眼里。他也拿出手机,给老板也发了一条微信“老大,我感觉魏韩想反。理由是您这样做,他俩不但不开心,反而面色难看。估计怕自己也会遭遇相同的打击吧!”骄傲的智瑶看到微信后大声对着魏韩笑道“哈哈,二位老总,给你们看看我司机的微信!”说着就把微信内容念了出来,魏韩两位脸色更加难看了。而司机疵则一场尴尬,第二天疵去找人力资源部总监要求调到市场部去出长差了。
  而这玄妙的一切都让躲在办公室里面不敢露脸的赵襄子看在眼里了,而赵襄子也快速拿出手机给魏韩两位老大群发了一条简短而又十分有力量的仅仅四个字的微信“唇亡齿寒”……
  因本人不善于描述暴力,故省略掉韩赵魏三家一起采用黑社会手段血腥灭掉智氏集团的场面描写了。
  通过此事可以值得总结的有两条:
  其一,要想当一个能坐的稳的领导,你必须要收敛自己跋扈的脾气,地低为海,人低为王。
  其二,和你坐在一个办公室里面的几个人,说不定就有那么几个人在他们自己申请的QQ群、微信群里面私下议论什么,而这些正是他们所不想让你知道的——因为,他们不是智瑶。
  如果再加一个第三条,那就是:当和你平级的或者兄弟部门的主管(同事)倒霉的时候,你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说不定下一个就是你。
离线汪涛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5-12
看的好艰难
离线吴涛洮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5-20
《资治通鉴》,表示只读过其中几篇。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5-22
个人觉得纪传体好看些
少年,奋斗吧!!!
离线龙莎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5-30
历史就是很复杂
Get outside the box
离线梁静夫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5-31
我都看完了,写此文的乃神人
离线梁静夫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5-31
我都看完了,写此文的乃神人
离线尚迎芳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5-31
以前看过,文言文确实比较难看。
离线雷洁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3-06-27
表示只读过课本上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