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42阅读
  • 4回复

我的聚会感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智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9-02-21
注:2月17日上网时,我进不了基金会的网站,就把写好的感想发邮件给了小马师兄,请他帮我发。但是我忘记了在邮件中署名,小马师兄一直不知道我是谁。我刚刚到学校两天,今天才把感想发表上来,非常抱歉!


在春节聚会期间,我们有幸听到彭先生的3堂演讲课,听完之后,自己感触良多.在初4上午的演讲中,彭先生曾提到过基金会要培养具有视野(vision)、使命感(mission)、热情(passion)的大学生,这点最让我印象深刻.在这里我着重写下对这点的一些体会.

    记得我进校以来,心中一直有一种莫名的迷惑,很多同学也有同样的感觉.究竟为何迷惑呢?我想应该是缺乏方向感,不知道自己这4年到底要走什么路才能在路的尽头找到光明的未来.归根结底,就是怎样成材,成什么材.常听到许多老师说大学期间是人生中短暂却又极其宝贵的时光,在大学期间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怎样的人对今后的人生极为重要.这也就是我对彭先生演讲中的这一点印象最深的原因.对于这3个"-sion",我想逐个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视野(vision):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作为新青年,具有国际视野应该算是一种基本素质.但我认为彭先生所说的这个视野,还可以拓展开,不仅仅是地域、经济方面的,还可以是文化、思维、理念、知识方面的视野.记得老师常和我们说要做"丁"字型的人才,即既要有深度,又要有广度.深度是我们所了解从事的领域,而广度就是其他领域的内容,我们不必深究,但必须有所了解.所以我觉得我以后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涉猎群书,拓宽自己的知识广度.其实学校也提供了图书馆这样一个场所,我会好好利用这个资源的.

    使命感(mission):我认为使命感可以分为2种,往小的方面说是对个人和家庭的责任,往大的方面说是对社会国家,甚至全人类的责任.人们常常会忽略后者,我想说的也正是后者.想想我们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训,近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壮志,我们真的应该时刻国家放在第一位.说到这又让我想到彭奶奶的教诲:那么多的大学生,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选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我们学什么,干什么,就应该爱什么.所以我认为虽然大家今后会走上不同的路,但都是做同一件事——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现在正是中华崛起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热情(passion):我自认为是个对学习和生活很有热情的人.虽然也会在作业多的时候抱怨,或者在周末睡睡懒觉,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策略,不牵扯到态度问题.其实对一件事有热情是好事,因为只要你开始喜欢上一个东西,就会有热情;一旦有热情,就能做好,并且享受这其中的过程.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读一些历史方面的书,但绝大多数理工科的学生都是不喜欢历史的,他们上历史课的唯一意义就是为了拿那几个学分.所以在历史课上我就成了异类.整个教室只有2个人坐第一排——一个是我,另一个是我硬拉的同学.而且我会非常认真地做笔记,我应该是我们大班里唯一一个记历史笔记的人.快到考试了,历史老师没有给我们划重点,同学们都怨声载道.其实考试前的复习我也没什么窍门,但是每当我看着自己的笔记时,心里都会很开心,所以我很享受复习历史的过程.

    听过彭先生的演讲后,我感觉不再那么迷惑,因为我已经知道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大学生.但我想最重要的是行动,因为写得再好也只是感受而已,没有行动就没有任何意义.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是合格的大学生,是合格的素兰学子.
[ 此贴被刘智勇在2009-02-21 19:10重新编辑 ]
离线张媛媛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2-21
很赞同你最后那段话!是的要行动起来啊
离线许柏洲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2-21
很欣赏你学历史的态度,其实我也喜欢看历史,但是没你那种态度,我们选课,我选了一个中国海关史,我会像你学习的。
离线彭灵华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2-23
  是的, 我们要有行动,不能光说不做。
坚持不懈
离线周小晴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4-25
嗯嗯,vision,passion,mission,我也会用实际行动证明我是合格的大学生,是合格的素兰学子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