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幸福的我们
在保靖相聚的时候,有两个人说过的话,我一直记得很清楚。
一次是和龚曼华女士(私下里我称她为曼华姐)走在路上,她对我说:看到你们今天这么幸福,我们心里其实很嫉妒的。
她告诉我说,在她们年轻的时候,彭先生还不能够像今天照顾我们这样,来照顾他们。而等到今天,彭先生有一些时间、精力和金钱来照顾这些后辈们时,他们却已经不再年轻。
另一次就是,你们都听见了,在初四开会的时候,田军先生说:如果我在10年前就能听到彭先生的这些讲课,今天的我估计还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我估计自己比现在还要做得更好一些。
彭先生选择大学生作为素兰基金会帮助的对象,有着他深深的用意:
以他自己的经验来说,一个人一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成形于大学时期。高中时太年轻,还不懂事;工作数年之后,则已经有点老,很多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已经成形。所以他选择了大学生作为帮助的对象。
照他的话说是,“有我帮,跟没有我帮,一定要有所不同。不然就没有意义了”。
(二)幸福的彭先生
在保靖的相聚,还有两个场景(两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一是初四中午,我们在彭丽明女士家里吃午餐(粉条)的时候,彭先生是比较晚才吃的。那天阳光很好,他站在院子里看着我们吃,微笑着,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那时刻的他,不用说,心里多么温暖。
再一个是每次吃饭,他都要和同学们坐在一起。
你们可能不知道,彭对喜书记(前湘西州委书记)、龙靖波书记(保靖县委书记)他们都是知道彭先生要来保靖后,特地从长沙和吉首赶来保靖,其实就是来迎接和陪同彭先生的。但彭先生只是在第一天晚上和他们一起吃了餐饭(第一天晚上,一开始他也是很果断地对龚曼华女士说“推掉它”的,但龚曼华女士认为出于礼节,他还是应该接受一次邀请,彭先生才和书记们一起吃了一次饭),后面几次吃饭,他都是和同学们坐在一起。后面大家知道,他“就是要和那些孩子们坐在一起”,也就不再来邀请他。
这种爱,不是每一个做善事的有钱人都能给予。
但他对于自己家族中已经成人的后辈们,又从来不会多给一些照顾。这个就不细说了。
彭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人,我们不要负了他,最好是连惭愧的机会也不要给自己。
(我总是会感到惭愧。一件事情如果做得不够好,而这件事情和彭先生又有一定的关系,那么就会感到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