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的小悦悦事件,让人们开始思考很多关于人性和良知的东西。
3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连续车碾过之后,肇事者逃逸,在场的18位目击者没有一人施以援手,但是却是捡垃圾的阿婆出手救了她。事件发生后,网上引来了对18位旁观群众的谴责,但是也有人对老人的举动发出质疑,怀疑其为炒作。先不说老人是否为炒作,但是试想,一个捡垃圾的老人,应该还不懂得炒作的概念吧?
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是不是表明了如今社会的道德的缺失,社会风气的堕落,和法制的不健全?其实,小悦悦事件背后的诱因应该是几年前的“彭宇案”。彭宇因为好心,救了受伤的老人,反而被伤者家属诬告,法官判其赔偿伤者40%的医疗费。那位法官应该不会想到,他的一纸判决书会让多少见义勇为的人退步。彭宇案后,有人在博客中讽刺地写到:“以后要见义勇为要帮助别人,得先拍照取证,找好能给你提供证明的人。”后来,类似于小悦悦事件的事情频繁发生,人们宁愿围观,也不敢救助大冬天摔在路面的老人,小女婴被丢4天也没人救助最终死亡。。。。。试想,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最有力的武器,然而,当人们的见义勇为都没有办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和帮助,那么,有谁还敢见义勇为?
社会良知的天平已经倾斜,需要道德的砝码将其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