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们的老朋友秦梅女士给我们推荐的一篇文章。请大家欣赏。
小马:
最近看到两篇小文章《别让大五很糟糕》、《一幅安宁的画》,推荐给素兰的朋友们分享。
祝冬安!
秦梅
2011年11月26日 别让大五很糟糕
张莹整理
2011年3月20日,白岩松走进重庆大学,与大学生们共同探讨“青春、信仰和幸福”的话题。
每当有年轻人问我“白岩松你幸福吗?”“幸福到底是什么?”我就会跟他们说:我们生下来是为幸福而来的,别走岔了路。因为在我看来,幸福由三个要素组成:物质、情感和精神。
先来说说物质吧。现实的压力要比过去更明显,由于物质上的相对匮乏,很多人认为自己“不幸福”。我看到报纸上曾登过一则消息,有一对北漂一族结婚的时候26岁,买了一套房子,但代价是双方的父母都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才换得这套房子。就这样做年轻人吗?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一定要靠牺牲上一代人的幸福来解决吗?
由此看来,幸福不单单是物质,还联系着人的情感。你有了房子,却牺牲了父母的幸福,你就快乐了吗?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情感。比如你在公司升职了,涨工资了,你觉得挺幸福,但是原来和你关系还不错的同事突然对你敌意了,你又不幸福了。比如你今天出门的时候感觉很幸福,可是突然听说哪儿地震了,哪儿核辐射了,你又不幸福了。对吗?相信我说的这些你们懂的。
最后讲讲精神。目前的大学校园里存在焦虑、现实的挑战和内心如何去面对等问题。虽然我个人认为,这是目前中国处于一个特殊时代下折射到校园里特有的一种焦虑,不光发生在大学校园,其实每一个行当都有。
大家好像都觉得活得不容易,但这是时代进步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旦进入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时代,机会就会相对平均。像我去欧洲、美国就发现,原来我一直以为现代化的下一步是后现代化,但实际上现代化的下一步是乡村、宁静、纯洁的生活。我们经常说老外太简单了,骗他们太容易了。是的,人家已经变单纯了。我去过很多公司,有摩根士丹利的总部、华旗的总部、通用的总部,发现在每个高管的办公桌上都放着家人的照片,但中国却没有。在中国,更大的可能是他还跟同事说他正单身呢。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重新尊重家庭,知道春夏秋冬的变化,下班后能回家的都回家,不因为没饭局而被老婆认为没本事,中国就真的现代化了。
所以在座各位,其实我更羡慕你们,你们离这种现代化更近,但在这之前,首先是要让自己的心灵宁静。所以今天晚上的卧谈,大家不妨聊一聊平静,让自己的心首先不那么焦虑,白大哥就算做了一点儿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为什么要谈论幸福?只要生活在进步,我们就会开始琢磨幸福的问题。我走到哪儿都会说同样一句话:幸福和鞋一样,舒服不舒服自己知道。我不能拿我的幸福来衡量你,因为幸福这个东西,是不能“被幸福”的。如果真有一个幸福指数,最后说所有人都幸福了,我还真不相信。
要想让自己感觉幸福,唯一能做的和能把握的,就是爱此时此刻的时光。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叫什么劲呢?未来的还没有来,你焦虑什么?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恐惧吗?高明的恐怖片的导演,都善于调动你的想象力来吓唬你自己,人生对未来的恐惧也是如此,都是你用想象把自己吓着了。曾有科学家调查过,一个人所忧虑的事情,只有10%最后变成了现实。这个数据给我很大的启示,你付出的百分之百的忧虑,其中有90%是瞎耽误工夫,还不如把明天的事交给明天呢。生命中还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了今天,明天仍然会还不错。所以说,只要你安安稳稳做好大一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你的大四估计会不错,但如果你的大一就开始做大四的事情,那么我很肯定地告诉你,你的“大五”会很糟糕。
还有,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那么在乎结果。比如,你如果有机会去一所大型企业实习,那么一开始不要在乎能得到多少实习工资,能爬到哪个职位等等,而是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抱着无论在哪里都是学习的态度。我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告诉你,你越在乎过程,你的结局越有可能不错。
所以我们不能“被幸福”。青春需要经历,只有经历了才会真正理解幸福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