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70阅读
  • 6回复

转载:一座影院和一个小男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杨秀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09-13
      下面是我们的老朋友秦梅女士在9月12日给我们推荐的一篇文章。抱歉,今天才传上来。

小马:

今天是中秋佳节,祝学习、工作、生活在不同城市的素兰同学们和朋友们节日快乐!

附上一篇小文章,供大家闲暇时间浏览。

                                            秦梅 
                                        2011年9月28日



一座影院和一个小男孩

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的杰宁,是个充满战乱和炮火的地方。一些极端组织扎根于此,这里是恐怖活动的温床,而且是人肉炸弹的来源地,因为几乎一半的自杀袭击者来源于此地,因此杰宁被称为“自杀袭击者的摇篮”。

2005年的一天,巴勒斯坦小男孩哈提卜持枪上街。他没有料到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几分钟前,这个地区发生了骚乱,有人向以色列士兵的吉普车投掷石块。

吉普车向前行驶,以色列士兵正好看见持枪行走的哈提卜。

一阵激烈的枪响,哈提卜倒在了血泊中。事后,以色列士兵才发现,哈提卜手中所持的不过是一支仿真度很高的M16玩具枪。

哈提卜旋即被送往兰巴姆医疗中心。不幸的是,两天后哈提卜在医院不治身亡。

出人意料的是,哈提卜的父亲贾玛尔——一位坚毅的阿拉伯男子,忍住丧子的悲痛,做出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他决定捐献哈提卜的器官,而且捐赠的对象是以色列人。

于是,6名以色列人接受了手术,移植了哈提卜的心脏、肾脏、肝脏和两个肺。

贾玛尔唯一的要求是,他希望能与接受儿子器官的人见面,看看他们是否健康。“最重要的是,我想见见他们,这让我觉得儿子依然活着。”

6名以色列人,因哈提卜的器官而健康地活下来。

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沙龙深受感动,他要求哈提卜的父亲到他的办公室,接受一位总理的私人道歉。

小男孩和他父亲的故事,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德国电影人费特尔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他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杰宁之心》,搬上了银幕。这部电影在德国和欧洲各地放映,获奖无数。

不过,在费特尔的心里,一直有个遗憾。他非常希望这部电影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的杰宁,也就是巴勒斯坦小男孩被枪杀的地方播出。他想告诉那个地方的孩子:生活不仅仅是流血和冲突,不仅仅是站在坦克前阻拦和扔石块… …仇恨和隔阂可以消弭,但需要彼此的悲悯和宽恕。

遗憾的是,杰宁地区已没有一家电影院,早在1987年,杰宁唯一的电影院就已经关闭了。

于是,费特尔做出了一个决定:克服一切困难,重建杰宁电影院。为了这一目标,费特尔用尽一切努力,他的举动也得到了巴解组织和民众的支持。

20年后,杰宁电影院建成并对观众开放。电影院里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杰宁之心》。人们静静地看着,影院里一片欷歔之声。影片结束时,观众久久不肯离去,他们全体起立,用掌声表达对这位巴勒斯坦父亲由衷的敬意和感激。

这座影院如今意义非凡,它被看做是“和平的纪念馆”和“哈提卜的纪念碑”。

走进这家电影院,人们自然会想起:巴勒斯坦小男孩哈提卜因遭误杀而身亡,但他的家人却把生的希望带给了更多的以色列人。
[ 此贴被杨秀春在2012-09-23 22:05重新编辑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10-14
宽容可以让这个世界简单很多
少年,奋斗吧!!!
离线刘智勇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10-21
只是两个民族、两个国家之间真的能完全放下仇恨吗?我看很难,不过还是要赞美下男孩父亲的做法
离线王江雷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1-02
这正是雨果所说的: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离线刘承儒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1-30
可能两个民族的很多人都能够放下了  只是少数的极端民族分子希望继续争斗
人生,总是会对什么东西过敏的。
离线周小晴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10-08
我觉得那位父亲很看得开,自己儿子已逝是不可变的事实,如果爱儿子,就应实现其价值。
离线向自立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2-10-11
现实的美好与残酷往往不成正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