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很想家里,想到父母,于是打了好多次电话回家。
岁月的刀已经在他们的额头是上刻上了时光的疤,他们头上的白发日渐增多,我们大了,他们却已光华不再。想到母亲,过段时间父亲就要外出做事去了,我们姐弟几个又都不在家,家里只剩下母亲和年迈的奶奶,陪伴母亲的还有那条可爱的狗,以及那几只鸭子,那两头猪。我想那时的她会很孤独吧。村里人本来就少的可怜,父亲也不在家,那时,我想她肯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早出门去干活,干完活了回来可能已经快中午了,还得自己做饭,伺候奶奶吃饭,完了休息一阵,下午可能又出去了,到了晚上回来,重复早上的工作:做饭,吃饭。也许她会看看电视,或者到隔壁四婆家串门,可是她已经累了,和四婆聊了一会她就回家了,一个人看了一会儿电视她就睡着了。在这样的一个季节,乡村的夜会很安静,蛙声没有了,也挺不到蝉鸣,淡淡的灯光,偶尔有几声狗吠,而母亲就一个人做着事,一个人静静地生活着。在这样的夜里,也许她还会有很多心思,她很想找个人聊聊,因为每次我回家她都叫我和她睡,睡在床上时她总是有讲不完的话,她向我说她的乐她的苦,她的一切。说实在的,有时我不喜欢听她的无休止的唠叨,她的有些话题不能引起我的兴趣,但是我还是会“嗯嗯,好好”地应和着,表示我在很认真地听她说。也想到了父亲,通常,母亲脾气比较暴躁,所以生活中难免吵吵闹闹,面对母亲的吵闹,父亲总是寡言的,他用他的沉默和包容来回应母亲的抱怨。也许他心里也会有很多烦心事,可是他不能和我们说,也许他觉得在我们面前他必须保持一种父亲的伟岸的形象,所以通常他心烦的时候就静静地坐在,或者抽一支为时很久就烟。我想念他们。
人到中年,孤独和压力常常是生活接近人的方式,这时,我们的父母,他们面临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但是他们的孤独,他们的焦虑,但在我们面前,通常他们都选择不说不表露出来。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考虑自己,赡养父母,承担子女的教育,这便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有的父母还好,和子女之间还没有太多隔阂,还能有较多的交流,而有的父母就不一样了,也许他们的孩子与他们并不亲近,相互间的交流很少,他们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却不了解,或者说他们没能找到让孩子了解或者接受的方式,他们的爱,他们没能很好地表达,于是他们更容易苦恼,烦闷。另外,他们为我们做一切的事,而作他们的孩子,我们考虑的可能更多是是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也许求学在外,也许工作在外,也许我们在外面活的很精彩,我们想的最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日子过好,我们有我们的圈子,而也许这圈子里并没有太多的位置留给我们的父母。有很多话也许我们宁愿和我们的朋友老师说也不愿和父母说,有的是因为我们不想给他们增加压力,但而更多的是我们之间的生活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我们认为他们并不能充分了解我们、懂我们。也许我们可以给自己买比较贵的消费品,但是却很少给父母也买一件名牌服装或者鞋子,纵使买,数量也远不及买给自己的多。当然,作为学生,我们现在也没有钱,就是给他们买东西送礼物,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但他们一定会开心。也许我们都知道要孝敬父母,我们也许也都想等以后自己发达了要给父母好多他们现在没有拥有的东西,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可是,无论作为子女的我们再怎么做的好,与他们对我们的付出相比,我们对他们的付出,或者是能给他们的真的是太少。他们可以一泡屎一泡尿地把我们拉扯大,不在乎一切的脏和累,倾其所有,不顾一切,甚至为我们放弃生命,但是,换做我们,我们也许无法那样对他们付出。当然,在未来的时刻,我们也会这样为我们的子女付出,一代养一代,这是一个自然规律。
我们长大了,变成一只只大鸟,飞离了他们的身边,对于我们的离开,他们也许不会告诉我们他们是多么的不舍得,但是对于我们的归来,他们永远都充满了期待,无论我们做错了什么,他们最终都会大度地选择原谅。无论何时何地,他们在心里总是牢牢地把我们记得,家里的大门永远并随时都为我们开着,通常只有我们再外面的花花世界玩的乐此不彼而忘了他们,忽视了他们,而当我们累了时,我们才记得像飞鸟一样归巢,回到家里,他们给我们的还是最灿烂的笑容和喜悦。父母,对于他们的大爱,他们的恩情,现在我们没有能力报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打拼,让他们以后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多关心关心他们,有空的时候尽量多陪陪他们,在外面的时候多打几个电话回家。我想,精神的关注和投入更能让他们开心,让他们满足。
愿天下的父母健康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