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结束,我当年支教中的最小的学生也完成了高中学业。
报考志愿时,班主任不大支持我们读师范,或者走教师的职业道路,因为他觉得他做老师很辛苦,三年三年又三年,十年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小半辈子一下子就过去了,而他的学生们拥有更好的选择,值得更精彩的人生。
每年高考结束,我收倒不少学生的喜讯,他们考上更好的大学,也同我分享在学校的各种有趣的生活。也有很多学生就此走入社会,甚至,也有已成家立业,已为人父人母。我是打心底喜悦的,知足的,是衷心祝福的。当然,不能用”考上什么学校“来评价比”老师更好“,这杆秤不是这么量的。
我以前在《父亲的民办教师生涯》一文中也写道:在餐桌上,父亲觉得很没有面子,作为学生的老师,竟然没有自己的学生混得好。我听后,倒不是这么觉得,认为父亲在这点上没有想明白。
如果学生不如老师强,或者像老鼠的儿子一样,到头来只会打洞偷粮,这个社会也就没有什么希望。学生就是要比老师强,这一代比上一代强,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韩愈在《师说》里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我狭隘的世界里,我所理解的”师者“应该是这样的:所谓的师生一场,只不过你和他的缘分是你只能陪他走过一段短暂的校园生活,他的点滴进步和成长,你都会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你希望他成为比你更优秀的人,成为比你更好的人,拥有比你更精彩、更有乐趣、更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