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90阅读
  • 0回复

2023年4月月会记录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素社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23-04-18
月会主持人:彭孙凤
月会主题:关于旅游那些事

       随着疫情管控放开,出游变得更加便利,“看世界”不再只是看手机里的视频。有人热爱旅游,把它当作一种放松和充电,然后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回到生活工作中;也有人觉得现在的旅游变得形式化,大多只是地标打卡,千篇一律……
       那么你对旅游持怎样的看法?有没有什么特别向往但尚未成行的目的地?又或者哪一次曾经的旅行,让你至今仍然恋恋不忘?期待听到你的旅游故事或者是对旅游的看法!

|注意事项:
① 发言须紧扣主题 ;
② 为节约时间,请与会同学提前把发言写好 ;
③ 每位同学的发言及自由交流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
④ 会议开始后,请同学们免掉问候,直入主题 ;
⑤ 迟到的同学无需在群里向大家致歉,私聊会议主持人就行 ;
⑥ 主持人会提前将发言顺序通知到大家 ;
⑦ 会议期间请听从主持人的引导,严守会议纪律 ;
⑧ 会议期间字体统一设成: 11号、宋体、黑色 ;
⑨ 会议期间回复讨论中严禁使用网络用语 ;
⑩ 会议期间请避免跑偏话题,节约时间 。



素兰的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可以放松心情,增进感情,了解当地文化。
        我们小时候最想做的事就是环游世界。读书到现在,每年都到一个或大或小的地方,全国基本大半部分的省都去过了,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事和景。记得有一次,毕业第一年,约着在学校玩的好的师兄、师姐和同学,一行五个人五一去夜爬华山。我们晚上七点开始从最远的一个门口爬,带了水,西瓜,还有零食。爬了两个多小时,周边的人说山顶就在前头,我们就把零食和西瓜吃了。又爬了两个多小时,还没有到,又爬了两个多小时,还没有到。一路上都是人挨着人,特别险。最后终于在早上五点多,太阳出来之前爬上了东峰。在东峰上看到了渭河平原上的太阳冉冉升起,真的是美极了。太阳出来后,我们还去了其他峰,一路上悬崖峭壁,很震撼。下了山,我们还每个人去按了脚。这个确实有用,第二天我们回到各自工作的地方都不觉得脚痛。
       像这样的经历还有很多很多,像西藏、云南、青海湖、大连、哈尔滨、雾凇岛、丹东、江浙一带、北京、西安、海南、广州、黄山、南京、川西都很不错,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不一样的文化、景色。最后欢迎大家来大四川来旅游。


洪庆浩:
素兰的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旅游的话,感觉还是自在一点比较好。个人不是很喜欢那种一堆人聚在一起一个地方跟团跑,像流水账试样的旅游。
       感受最深的是高中班主任带队去北京看看。从北京外围到北京中心,第一次发现原来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外围看起来也非常破败。多走走确实能看到一些看不到的东西,推翻自己的某些自认为正确的认知。然后其他就是去故宫、博物馆之类的地方,虽说也是按部就班一个一个地方转,好在每次到一个地方都可以随意逛,几个要好的一起逛只要在集合的时间集合就行,倒也逛的挺自在。
      小时后就想着以后能到处走走,环游中国,倒也想着导游不错。后面遇到一个导游大姐姐,我说每天都在这些地方环游,应该挺好吧。然后她说:基本都是固定的路线固定的地方,已经没感觉了,打破我的幻想。现在的想法是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自驾游。


王小霞:
各位家人们晚上好,我是小霞,以下是我的发言:
说到旅游这个话题,我是极其感兴趣的,因为从小生活在山区,所以对外面的大海,草原,沙漠充满了向往,我高中的时候,自己攒了好久好久的钱,和我闺蜜俩个人约着一起去广西北海旅游了一趟,虽然是穷游,但是真的无比快乐!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海,彻底的震惊了,一眼望不到边,水是那么的咸,海里物种是那么的多种多样,感觉自己真的开了眼界,我们去小摊上吃了从来没吃过的水果和海鲜,还早早地起床去赶了海,捡到好多好多贝壳海螺,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好幸福。后来我去了大连上大学,学校后面就是海,去了几次,可是好像都没有那时候的快乐和欢喜,也吃了那时候舍不得买的海鲜,但是总觉得少了什么。现在想想,再找回以前的快乐好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得到的多了反而更难快乐了。所以我常常慰藉自己,要学会知足,知足才能常乐!


王胜博:
素兰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呀:
说到旅游,那么最近的年轻人突击兵式旅游肯定少不了谈论了。这种旅游方式就是以很紧张的方式,花很少的钱打卡很多的景点的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的兴起很符合现代快节奏生活和网络社交模式。很多没有时间和金钱的人,可以用这种方式碎片化地打卡各种景点来发朋友圈,抖音等等。也许一些人比较享受这种旅游方式,但是几乎没有休息和娱乐时间的旅游,真的就像是突击兵一样匆匆而来,草草而去,只为了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所谓丰富的旅游生活。以我个人看来,这样多少有点失去了旅游本身的意义。
本来旅游应该是一种休闲,自在而自然的生活方式,如果因为生活所迫没办法这样自在,那即使匆匆旅游,也会落下一个劳形伤神的结果。当然,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的旅游已经变成一种奢侈,那么大众通过突击兵式旅游去高强度体验不同的地区也不失为一种方法。我个人是不太赞同的。
作为一个还在学习的学生,我本身对于旅游也没有什么想法,而且自己所在的成都本来就有蛮多地方可以玩的,抽空去逛逛也还不算很紧张。这个五一也许就有机会去一些景点玩了,不过人太多的话旅游体验也会打折扣哈哈。也许真正适合我的旅游,还得等自己经济时间自由吧,唉


向宇龙:
旅游,对于封校三年的我来说,是当下非常想去做的一件事,它可能是我高中时期对大学生活的一种期待,直到今年才得以实现,所以这段时间在大学生中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也不足为奇,有机会的话,也想来一次说走就走,花有限的经费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想想一定会是非常有意思的经历。
最近一次出游也就是去广州,记忆最深的可能并不是看到广州塔之类的传统旅游景点,而是旅途中的一些小事细节,首先就是夜间硬座的火车,因为与去时坐的高铁不同,晚上的火车更加热闹,有烟火气,这趟火车的终点站是成都,所以整个车厢都充斥着川渝地区的方言,大家仿佛一见如故,聊人生、聊理想、谈川渝地区的“耙耳朵”(川渝男生疼老婆,听老婆话的意思),互相说着自己的经历,我在一旁听着也是津津有味,感觉乐此不疲,让原本漫长的旅途,变得有意思起来。
除了愉快的经历,肯定逃不过一些“小插曲”,比如预订酒店与网上图文不符,深夜去找酒店;临发车前二十分钟急忙抢票,发现身份信息选错而买错车票等等,这些经历也让平平无奇的旅途多添了几分精彩。
旅途中不仅能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更能了解自己遇事的能力,经历的小插曲、遇见的有趣的人也是一种深刻的回忆啊!


陆志威:
大家晚上好呀!
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旅游的,这对于我来说算比较少触及到的领域了,我对旅游的看法就一下三点。
第一,做好行程规划和物资准备。本科期间有次去黄山旅游,周末两天,周六爬的黄山,周日去黄山周围的宏村。爬完黄山人都瘫了,导致第二天没啥精力逛,腿又痛,相当受折磨。另一次去北京看故宫,故宫里基本没啥遮阳物,没有准备遮阳伞,人快晒干了,大家引以为戒啊。
第二,重要节假日不旅游,去了也是看人头。
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对我而言旅游是放松的,不是出去出差完成任务的。有次同学来读书的城市,三天定了七八个地点,我陪着溜达了三天,每天八点出发,晚上七八点回,真的人都搞麻了,感觉三天下来心力交瘁,考试周都没这么肝。我还是更喜欢旅游的时候睡个懒觉,精力充沛之后出去吃点好吃的看点好看的。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享受旅游的快乐呀!


陈江俣:
各位素兰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陈江俣。
我个人而言是一个比较喜欢旅游的人。我很喜欢一些人文风俗,喜欢到不同地方,去感受,去记录,去领悟。
所以进入大学,除开日常学习外,我其余的时间就基本上在武汉各个地方逛一逛,(不过空余时间很少,所以现在很多地方我也没去过。)
我喜欢旅游,对于穷游这一种旅游形式,我也觉得特别兴奋。乘上火车,慢慢悠悠,跟着沿途风景去到周边地区,到青年旅舍里结识来自不同地区的人,精打细算好每一笔支出......旅途里的一切未知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能让我在日常的快速前行中慢下来。
我喜欢去尝试,去挑战,趁着自己年少的时候先去领悟到更多的事物——因为我相信我正式步入社会之后,对于同一件事情我会有和我读书时有不一样的感触:我可能会疲于出行、可能会因为生计不愿出游、可能以前我感兴趣的事情,之后我会觉得毫无滋味。
所以,我想在我还有冲劲,还有兴趣的时候,去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我以后回想起来的时候,是会说:“我做过,我去过,不后悔。”
而不是:“幸好当时没去,现在看这个地方,这件事情,真没有意思。”


向依苹:
大家晚上好,我是比较喜欢出去玩的,在忙碌的学习之余出去玩,放松放松自己,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疫情开放了,又不像高中的时候时间那么少,肯定要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毕竟20岁看的风景是和40岁看的风景不一样的青春无售价,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这次也和朋友约好了去长沙玩,虽然知道人很多,但还是想出去,毕竟也好久没有见到朋友了(如果我抢到票了的话)。我觉得重要的不是去哪儿,而是和谁。
我想去很多地方,去看不同地方的风景,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我最最最想去的地方还是我们的“六朝古都”——西安,想看看见证我国历史发展的地方,感受我国历史的宏伟壮观。西安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最后,我觉得出去玩不仅仅是玩,重要的是开拓自己的视野,体验不同的文化,挑战自己的潜能。当然,还有美食。


(代发王彬)
各位素兰的家人们,晚上好呀。
最近看很多朋友圈的朋友们都在各地巡游,但是我课程繁忙以及懒得规划就没想过要出去玩儿。上一次去旅游还是21年五一跑去武汉找朋友玩儿,结果去的第一天和朋友在酒店睡到10点,见太阳太大于是决定晚点出门,然后五六点太阳落山了终于决定出门,最终就是只吃了一顿晚饭,然后晚上在酒店打游戏打了一个通宵。后面第二天和其他的朋友会面,走了那个啥步行街然后走了走,最后晚上在汉江边上吹风。第三天火速搭高铁回南京,最后在高铁上和朋友连麦打王者。所以对于咱出游就集中表现了一个随性----不打卡,怕热,重点是找朋友而不是游。


(代发廖文瑶)
彭先生、素兰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
说到“旅游”,我个人就很感兴趣了。我认为旅游是一个放松自我,放松心灵的过程,也是一个繁忙工作生活之外重新赋能的过程。我喜欢慢节奏式旅游,在一个新的环境,早起吃早餐,慢慢探索一个饭馆,一条小巷,一座城市,这个过程是惬意快乐的。我还偏向于欣赏自然风光式的旅游,登山、漂流、索道……在壮阔的自然风景中,整个人得到完全的放松。但是近些年的旅游越来越趋向于打卡式,只顾着拍照,而缺少感受。近期兴起的“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也特别有意思,个人也想看什么时候能体验一下。对于五一的话,原本是规划先去武汉再到南京的,但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主要是太挤了,还是留在厦门看海吧。


彭涵宇:
各位素兰的家人们:
晚上好!我个人可能都没有旅游经历,因为小时候都没有什么概念,跟父母出远门也只有在过年回家的时候。
勉强能算作旅游的经历差不多就是这个学期出去过几次去找同学玩,但是都没怎么去领略当地的人文风气。
我计划着借着五一这个小长假出去转转,多看看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给自己的旅游经历开个好的头。不过,关于出行前的准备工作还得多做做功课,以免到时候马马虎虎地把一个美好的假期搅得一团糟。
这次的五一小长假旅游计划,我还是很期待的呢!


邹春阳:
      素兰家人们,大家晚上好!2023年,被疫情打断的生活重新回归,渴望“诗和远方”的心情便难再阻挡。尤其是像我这种被封整整三年的大学生,今年开学返校后我还带着口罩进食堂发现我自己格格不入后,瞬间还有点恍惚,然后慢慢缓过来,好像真的都复苏了!而后很快下定决心,扒拉出之前的旅游清单准备出发。
      今年第一站武功山,很庆幸路上碰见两个湖大研三学长,四人一路闲聊结伴最后登顶,过程超级愉悦。其实高中也跟着班级去过两次衡山,但是当时年少感情深,一路都在跟同学们聊,不算好好看过山吧。武功山我们挑的周日下午出发,半山腰时都还没什么人,整个过程都在用心感受,爬的过程虽然累,但是从没想过放弃,有种目标就在眼前的坚定。日落时我们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人也多了起来,看见那个女生对日落虔诚许愿的时候,也有被触动到。晚上大家在室内帐篷休息,外面乌漆嘛黑的又风大,还得爬一段路才能去看星星又大又近,一闪一闪眨眼睛。当时队友没有想一起的,我还是一个人上去认真拍了。当时风吹的腿都抖了,于是一个人坐在地上小半个小时,呆呆地看着那些星星出神,想起路上队友问,你上一次看日出什么时候,晃过神细想,其实那是第一次。
       今年第二站算是南京!本来只是来这做毕设,顺便看看,第一周趁周末去的老门东夫子庙,秦淮河抬头望去尽是商业灯和人头,让我第一印象也就不过如此。而后是去新街口逛街吃东西,感觉商业化区域比长沙强。接下来挑了周专门去拍绣球花,但是时间没选对,不过在午朝门公园,朝天宫,以及南台巷等小巷子里见到的,慢慢让我觉得南京的居住体验会很好。高潮是跟室友学姐他们组一起去了明孝陵,见到了《明朝那些事儿》书中的朱元璋的陵墓,以及一路看到的红墙绿柱,真的有被惊艳到。恰好有个学长是南京本地通,也很懂这段历史,他边在旁边讲解的时候,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书中的那些人都鲜活起来了。据说钟山风景区的中山陵也很值得去,已经想好了要再叫另一个很懂历史的高中同学一起,但是还没约上时间。
       关于旅游,在此特别感谢当时小马哥的借钱资助及鼓励!那次一个人去广州,坐在珠江边算是我大学以来第一次旅游,好好把老城区逛了逛,终于对湖南人民的另一个家乡有了概念,也开始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具体的想象。接下来的研究生三年,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穷游摸遍江浙沪。


钟涵晨:
素兰的家人们晚上好!
疫情放开了才发现已经很久没有出去旅游了,连大学所在的城市都没有好好逛过,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对我来说,旅游有很重要的意义。
去看看世界的样子。名山大川,风景名胜,我们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的地方,还有长大后在电影里看到的场景,真正亲临现场的感受是奇妙的,旅途能够带给我们别样的震撼。
去看看别人的生活。不管去的地方是富裕的国家,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深入到他们的文化里面,和当地的人聊聊天、吃吃街边的小食,感受一下他人的生活,在他人的人间烟火里,也能体会到一种幸福感。
去找找自己的灵魂。去到一个自己不曾去过的地方,让自己离开熟悉的环境,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是能让我们从原先生活的压力与烦恼中脱离出来,对自己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途是中考完和朋友一起去水乡乌镇。我们去得不巧,没有遇上江南似烟似雾的小雨,但那柔情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碧波荡漾,亦带给了我们不虚此行的感受。尤其是在夜间行舟,渔火点点,灯火微微,吴侬细语,静影沉璧,感受到一种历史洪流里文化的底蕴。
与其说它美好,不如说它不可重复。


伍双:
素兰的家人们晚上好:
说到旅游我就特别感兴趣了,在北京这半年一开始由于疫情没有怎么出去走,今年年初返校,春暖花开,趁着清明的假期去了趟颐和园和圆明园,逛了一下春天的北京。旅游算是对自己生活的放空。但是在北京春天时常的沙尘天气,春天反而不是那么的好看,要在北京不多的好天气找到好时机确实很难。接下来不是有五一的小长假,准备和舍友穷游青岛,当一次特种兵,做一次小小的旅游


陈有兰:
亲爱的素兰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我喜欢的旅行是能在新的城市看看风景,吃吃美食,拍拍照,和好朋友在街道上走走,感受不同的地方文化。
        还记得小学初中每年有春游,那时候我每次临近出发几天都很激动,早早准备好衣服和零食,期待解锁新地图。小学去的地方虽然只是到吉首市世纪广场,但能全班一起在广场做做活动,吃吃零食,就很满足很快乐。印象最深的一次旅游是初一春游,全年级坐大巴去到芷江桃花源。这是我第一次去外面旅游,一下车就拉着朋友们到处逛,想走遍桃花源每一处。第一次看到桃花园,进溶洞,整整逛一下午还意犹未尽,真像世外桃源。大学期间,很多想去的城市都因疫情没能出行,我连成都的好些景点都没去过,期待五一和妹妹去爬青城山。
        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到更多的地方,看祖国大好河山。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代发向鹏)
各位家人们:
    大家晚上好:
    昔日肆虐的疫情已是势头渐消,而旅游产业的发展正呈燎原之势,各地久居家中的游客们也终于放下心踏上旅游之路。
    作为旅游爱好者,我也在寒假迫不及待地前往张家界天门山,希望一览期待已久瑰丽高山。登上缆车,我便徐徐向着主峰上升,真是天高地阔!穿过云层一般的雾海,我已然来到了目的地,游览一番,无论是宁静致远的湖泊深林,还是飞阁流丹的栈道楼台,都是那样的雄伟壮观。而最壮阔的便要数天门山了,真不愧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多么巍峨屹立的高山啊,险峻到只有缆车可攀登,俊俏的石壁上生长着顽强苍劲的松树,高处不胜寒,清寒的空气,竟让我不禁感到阵阵寒意!待到雾气蒙蒙之时,便是遮天蔽日,更显得人之渺小。
    张家界旅游着实让我见识到了大自然的绝景,那些多久没有旅游的家人们,不妨也去天门山这样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尽显自然奇迹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彭昌俊:
    素兰家人们大家下午好,令我印象深刻的旅游是在08年的暑假,那时候我才6岁,爸妈带我和两个姐姐去他们打工的地方昆山玩,当时第一次坐火车特别的好奇,我们白天在硬座上蹦蹦跳跳的,跳的太剧烈了还吐了一点,哈哈。记得当时火车上的服务员征求意见问我们开不开空调,我们三姊弟一致要求开,结果到晚上冷的要死,哈哈。到了爸妈住的地方是在江苏昆山的一个顶楼,那里是一个只有几十平,没有空调,我第一次在那体验马桶,那时候特别的热,上个厕所要湿全身。我们还去了美华东村去玩,还去公园里摘石榴吃。当时特别的快乐,现在还记得吃妈妈包的包子是胡萝卜猪肉馅的。
    到昆山玩了一阵就去我妈妈的老家江西上饶了,我妈妈是七姊妹,所以我们小孩子有十多个一起玩,我们在小舅子家玩捉迷藏、偷摘别人家的柚子、摸大舅养的猪的鼻子,哈哈。我爸还带我去他们当地河里练游泳,当时童年真的太有趣了。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