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阿城文集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很有趣的观点。
1.“两岸问题得不到解决主要是因为缺少一个中间人,要是有个皇帝在,皇帝过寿的时候便可把两方聚起来,大家吃好喝好谈好,两岸的氛围也就不那么剑拔弩张了”。
读的时候呢,我就觉得有点怪诞,往稍微积极一点的角度想,阿城这是在想君主立宪制的可能性;忘坏了想,阿城的思想太“封建”了,早已被革掉的皇权在他眼里竟然是个“好东西”,逆着历史潮流的制度能是好的嘛,阿城会连这点都想不通?
2.关于文革
阿城影射了很多,甚至上升到了政治伟人的角度,酸溜溜的,很反动。我想着要说服自己,阿城可能只是在批判这一错误,可是实在说不通。只有批评,没有反思,这不是他这样有成就有想法的人的风格,这也不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看待文革的角度。
总之呢,阿城的政治立场在我这里有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问号。这样的书还能在图书馆里见到真的不会影响到青年一代的思想嘛?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