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一直觉得吵架是一个贬义词,也在努力避免着各类冲突和分歧,学不会果断而有礼貌地拒绝,也不想在亲近的人面前生气怒吼。可是慢慢地我发现,很多时候,冲突是避免不掉的,逃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让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更加漫长和痛苦。
这个暑假,我和我爸就教育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吵,起因是我觉得他教育我弟的方式有问题。一开始,我们都能心平气和地沟通,聊着聊着双方都掺杂了太多情绪,我爸觉得我年轻不懂事,不知道为人父母的艰辛;我觉得我爸处事过于情绪化,不懂得尊重我弟的选择,就像一个封建大家长一样。到后来,我实在忍不住哭了,因为从小就是被外公外婆带大,我其实很向往父母的管教,但是当我真的看到了我又觉得非常的过分且越界,一点隐私都不留,具体就不展开了。我爸见我哭得非常伤心,语气也缓和下来,说:“以后你就知道了,现在不聊这个了”。但是我不愿意,因为这次不把这个问题聊透,以后我可能很难鼓起勇气再谈一次,我爸可能也不会有耐心听完我的话。我知道我爸到这个年龄很多性格方面的东西都不是一天就能改的,但是必须让他知道作为子女的我们在想什么。于是那天我边哭边说,哭得喘不过来的时候就休息一会,听我爸的回答。整个过程确实充满火药味,好几次我爸都要被我的所谓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气到说不出话,我也好几次委屈到不想聊下去了。但最终,我硬是把我爸讲哭了,他说很多问题确实以前没意识到,他道歉。我从来没见过我爸流眼泪,我震惊了好一会,但是我又觉得和爸爸之间的关系更紧密了。于是我赶紧道歉,说自己一开始情绪确实很激动,没控制好语气。那天凌晨他用微信发了很长一段话,说自己作为父亲确实很多方面没有做好,时代在变但是他却还是坚持着他以前所接受到的教育方式。我也很诚挚地写了很长的话作为回复。很多时候,父母和子女之间就是因为缺少沟通才会产生误会。而经历了这次吵架,我更愿意和我爸去探讨一些人生问题,这种不同年龄的经历、想法的碰撞的确非常有趣。
最后,我其实想说的是:吵架,确实是非常低效的解决方式,但仅限于情绪化的吵架。吵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情绪上头时很容易说出最伤人心的话,所以我们不喜欢吵架。但是吵架也给我们一定的勇气说出甚至是吼出自己心里最深处的话,所以我们也需要吵架。吵架只是把问题放在明面上,采取一种更加激进的方式去解决,总比把问题藏着掖着最终发现为时已晚来得痛快。只是如何有效地吵架,还得慢慢摸索。(问就是,我还在学习当中)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