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对优秀的定义变成了一个个荣誉称号,一串常常的头衔…有限的资源让每一个想往前冲的人压力倍增,大学生活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内卷。
听过一个对内卷很形象的例子,一门考试,明明只要写一千字老师就会给优秀,但有一个人希望拿到最高分,于是他写了一千二,下一个想同样获得获得好分数,就会不少于一千二,于是标准不断被提高,最后这门课变成了一千二才及格。没有人想被落下,互相追赶让优秀的代价越来越大,这个时代不缺的是人,缺的是资源,永远有人前赴后继走在这条内卷的路上,深受其害的也是这群人。
拿我看到的来说,进学校要有好的GPA,怎么刷到好成绩呢?体现在文科类专业的就是,每次考试卷面一个比一个长,这一题你写两百字,我能写四百,别人一张试题纸,我写两张(一般来说,写的越多,确实成绩越好)。为了拿奖学金,仅有好成绩也不够,你还要担任学生干部,奉献自己的课余生活为老师“打工”,还要参加各类比赛,证明你的德智体美劳样样都好。到了大四要保研了,各路神通更多了,托关系发论文,各种奖项证书,各类证明,我不能说这些人不优秀,但这种优秀背后的代价是我无法想象的,本应该好好享受,好好学习的大学生活每天都在内卷,收获的终点在哪里?
暂时我也没想出来这场内卷的终点在哪里,身处其中,那就只能一起冲了,不够还是希望这个过程自己开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