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大学之前很憧憬看文献做实验的科研生活,但是实际上,本科的时候除了找过几篇几乎没有价值文献,就再没做过与之相关的事了,因此没有过上憧憬的生活。后来我反思自己,除了对前沿知识的渴望不够之外,还和自己不会查找文献有关,自己也没有主动去了解相关的知识,没有调动主观能动性。
研一期间我算是周围同学之中比较早开始科研的,所以自己慢慢的摸索出了一些技巧经验,和“久经沙场”的师兄师姐们相比只能是小白经验,但是我看所有的板块里面好像没有发过类似的经验帖,所以我姑且厚着脸皮谈一下所谓的经验吧。一方面供有志于本科期间看点自己学科的前沿动态的同学参考,一方面也可以供正在做本科毕设的同学参考,毕竟今年特殊,没有老师手把手教。同时欢迎大佬们下面补充。
正文:
要找到一篇好文献不简单,如今的文献浩如烟海,你搜一个关键词下面出现的链接就能够让人不知所措了,哪一篇才是我需要的?
目前学术圈的现状是(就我所学的领域来说)中文文献好的寥寥无几,要看好的前沿的东西英文文献是唯一的选择!
一般来说,如果你是第一次找这个领域的文献,有三篇文献是你必须要看的。第一篇是这个领域的第一篇论文,大概率来说,第一篇论文一定足够好,这篇论文一般比较好找,并且一般不会找错;第二篇是这个领域的最近出版的一篇review,一般来说,好的杂志的好的review都是杂志邀请这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人来写的,用这篇文章带你总览全局应该不会出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review多多,好的却不多,要看是谁写的,需要提前了解一下相关的大佬,一般来说这篇文章比前一篇稍微难找一些;第三篇就是最经典的论文,这个比较难找,但是有前面所说的review指引,不应该成为不可跨越的难题,就算找不到最经典的,也能找到足够经典的。
阅读完这三篇文献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耐着性子读完你会有比较大的收获。第一个是学会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这是你继续查找阅读文献的基础。第二个是了解准确的关键词,不知道你们怎么样,我经常是不知道关键词而找不到资料,了解精确的关键词是继续精准定位文献的基础。第三个是对相关领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比如需要的知识储备、数学技巧、作者构建的物理图像等等。其实读前面所说的三篇文献能做到这样以及很厉害了。
接下来就是该尝试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和接受的,你所有的工作都会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严谨的一个过程,你注定要做一些看似是无用功的工作,也许有人可以避免这个过程,但是我自己还在经历这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勤做笔记,多多摘抄,你可以借助一些软件的帮助,大家一般都推荐endnote,我自己的话在用citavi,我觉得这个比endnote简单,推荐在做毕设的同学安装一个来管理自己的文档。
接下来就是下载文献、读文献、做笔记、文档归类,如此反复。一般来说,一次下载我们会下载好几篇文献,我之前学到的一个小技巧,可以建两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useful和maybe useful,下载好了快速浏览标题摘要和引言,再决定将其存在哪个文件夹里,多说一句,做文献阅读的时候科学的分类存盘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你日后快速精准定位之前看过的文献,所以有志于接触的科研的同学要养成这个习惯。
接下来挂一张截屏。这是一些文献下载的网站,我经常用的几个是Elsevier-SD、IEEE、Springer、Wiley,当然在家这是需要挂学校的VPN才能用的的。除此之外,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都是非常好用的,很多文献全网免费下载,所以在家里我经常用百度学术下载,还有SCI-HUB,但是需要用DOI号来查找,资源很全,免费。
就是这样吧,至于怎么阅读文献,等我学会了再说,欢迎大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