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前两天看是因为上学期末低价在跳蚤市场买了第一册,结果看完之后发现欲罢不能,于是争分夺秒的把余下三本也看完了。且总结之前看《风声鹤唳》,《心灵游戏》等没有及时写读后感,后面就忘了当时准确感受的经验教训。所以这次强压下拖延症写下这篇浅薄之见。
和《十宗罪》,《心理罪》差不多的都是用刑侦人员视角叙写的长篇心理犯罪小说。但是相比前者而言,《心理犯罪档案》则文风更…你们自己看吧。
第一册印象比较深的首先是那个老头那里。他因和未成年同居入狱,又因在狱中被折磨被侮辱和狱后被人轻视再加上本身性格较内向,逐渐本我不受抑制,开启邪恶之路。俗话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能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吧。但是!这个世界遭遇不公的人太多了,有很多人还是依然选择了正义和善良。你觉得被周围人忽视,被家人逼迫,社会对你不公,所以你就有权利去伤害他人?这种懦弱,偏执,自私和自卑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是真正的胆小鬼。其次,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真当谨慎谨慎再谨慎。“强者不会找弱者帮忙”这话一定得记着。而且,也千万不要轻视孩子的抱怨和请求,书中王伟就是范例。
被锁车库中的他从哭求妈妈放他出去,渴望爸妈在身边再到怨恨母亲以至于帮爸爸一起抛尸,个中滋味光是想象也令人毛骨悚然。然后叶曦和韩印有点可惜,喜欢的东西要下手快,人也一样。
于明远的话,就可能有的人的才能是天生的。测谎仪测不出连环变态杀人犯的谎言的,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已经扭曲了,没有愧疚自责只觉得全世界都欠他的。有时候会想,现在的我是不是也犯了相同的错?信誓旦旦说出来的就一定是事实吗,还是错了却不自知呢?吾日三省吾身果然非常有必要。
类似黄氏兄弟的为赚钱杀人卖尸,为赚钱拐卖儿童为赚钱摈弃良心。如果道德自尊都遗失了,赚钱是为了什么?浑浑噩噩行尸走肉的虚耗光阴吗?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那些英勇就义的人们啊,阴霾的天空飘起雪花,尘世间的污浊渐渐被洗刷和掩埋,灰暗的世界终于因那圣洁的点点白光而焕然一新!也许与整个世界相比,它们过于渺小,但它们前仆后继,勇于献身,终将汇聚成万丈光芒。
杀手之城中让我想到,关于命运,听过两句话。命是弱者借口,运乃强者谦词;没有所谓命运这种东西,一切无非是考验,惩罚或补偿。哪吒火了一阵子了,还没记住吗?你命由你不由天。但是再坚强的人经受一而再再而三的挫折和失败可能也会迷失自我吧。所以不妨善良些,努力成为一个让别人觉得因为遇到你而感觉世界更美好的人。不要低估一个微笑和一个伸手的小动作,欲望号街车里布兰琪的话真太经典了。“我全靠陌生人的好意而活”。
之前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真让人胆战心惊。“老师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可以伸到你家里,你说什么做什么我都看得到”这种话那些非人折磨大概会给小朋友带来一辈子阴影。“死心不息”里那些小朋友大概这样,一辈子活在阴影里。哪怕勉强安慰自己能正常生活了,但有些事情不是原谅,而是算了。
李诚铭事件中,作者借韩印之口说的“任何犯罪都是一种人生选择,没有情非得已,没有理所当然。”类比得出,你现在的生活也是,都是你之前所有选择的汇总。然而,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对于耿昊则无话可说…。有时候就容易这样,对于追求的东西,分不清是真的喜欢还是不甘心。引起肾上腺飙升的那种忽冷忽热捉摸不透的也只不过是一时新鲜感和征服欲罢了,因为一旦相互深爱了解熟悉,就是没办法再忽冷忽热了,就怕自己给的不够。但一旦放纵自己去追求新鲜感,而不学会忍耐包容地真正地去培养呵护一段感情,那迟早会陷入厌倦的恶性循环里。
总的来说,全书引导正能量的价值观,作者逻辑紧密,情节跌岩起伏,人物刻画生动。韩印等人的专业知识也很能打。是值得一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