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86阅读
  • 8回复

除地之诟,扫心之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郑志龙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3-13
— 本帖被 蔡家莲 设置为精华(2010-03-23) —

不知道在哪里看得这样一句话,它是这样说的,“除地之诟,扫心之尘”。

不禁十分钦佩这句话的创始者,钦佩他的远大抱负、心系天下的情怀。

“除地之诟”,以扫除天下的“诟病”为抱负,这无可置疑地令我们凡夫俗子肃然起劲。如今,像这样的人有多少?

“扫心之尘”,不难领味出,说这句话的人很注重自身的修养。如今,像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当我们沉迷于物质利益的时候,还有多少人会记得“扫心之尘”,“吾日三省吾身”?

“除地之垢”,我想像现在迫切须要很多这样的人去做这样的事,不然我们生存的地方怕是要被这“诟”掩埋了吧。且看看,我们的周遭都萦绕着哪些“垢”。

贪污腐败、假公济私和徇私枉法自不用说。

造假、剽窃、伪劣亦比比皆是,它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于是,我们的奶粉出问题了;我们的桥梁建成就“壮烈牺牲了”,难免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叹;我们刚竣工的楼房,来了个“屁股歪歪”,可终于闪了腰,支不住啦,轰然倒塌;我们某某高校的某某教授又“学术不端”了,社会上的“垢”正势如破竹地攻陷一座座的“教育堡垒”;某某城市的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某某考试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黑板上写答案,学生家长在下面编辑短信,终于“丰功伟绩”得以“表彰”,“光荣地”上了《华商报》。

  .......

这“垢”再数下去,恐怕任何时候都不会有个尽头,正所谓“前仆后继”,他去我又来,这“垢”能够有一个尽头么?看来这“垢”也懂得“可持续发展”吧!

可它们的“可持续发展”终究是令广大的国民“毛骨悚然”,如见到鬼一般。于是,我们渴求“除地之垢”的人出现。真正的,而不是打着“执法旗帜”,却“玩法于鼓掌”。要不,岂不成了“道貌岸然背后的男盗女娼”?

哪来的那么多的垢?我们不禁感慨,甚而愤怒。以我愚见,大概是人心里头的“尘”太多。假如我的这个推测是对的,我想“除地之垢”的根本办法不再是“除”了,而是“扫”。“扫”什么?“心之尘”。假如,我们每个人,或者绝大多数,更或者一半的人,能够扫除心里边的“尘埃”,抑或压根就不让“尘埃”在心里落定累积,我们的生存领域岂不是会较少地被那“垢”埋覆?

有人肯定会质疑了,这要做到“心无尘”谈何容易啊!是呀,当我们被物质精神欲望牢牢包裹并逐渐吞噬掉良知的时候,要做到“心无尘”,要做到“扫心之尘”,又谈何容易啊!

要不,我们任由“尘埃”落满我们的心坎?任由“垢”攻克我们生存的每个角落?
      情绪左右了你,你死定啦!不学会坚持,你什么都做不好!
离线尚迎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3-13
志龙的文章读起来有点像杂文,文章写得很好。
“除地之诟,扫心之尘”,要实践这两句话确实不容易啊,但是我们不能任由尘埃落满我们的心坎,我们要随时清扫我们的心坎!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是必须的。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3-14
志龙的文章,总是在严厉地拷问这个时代和社会。

我想追求物质,追求财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这个本身一点错也没有。谁不向往更美好的生活?谁不想让家人住在更宽大敞亮的房子里,吃穿都无忧,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每年还可以外出旅游两次?对我们常年在外的人来说,有了钱,我们可以多一些机会回家,或是去另一个城市探亲访友。对每年春运都要挤破头皮才能上到火车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说,有了钱,他们可以带着更多的尊严和体面回家。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任何错。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爱财”本身没有任何错。但如果为了“财”而做出违背道德、违背法律和违背良知的事,那就是志龙所说的“尘”和“诟”,是坚决不可取的。就像彭先生在给我们讲“金融危机”时说过的,人性中有“贪”的一面。在诱惑面前,要克制住这个“贪”,对有些人——或者对很多人来讲,可能都不是那么容易。所以社会中有了太多的“诟”。

但请记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再大的诱惑,只能拿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终有一天要还的。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3-14
在人类社会中,贪污可能没有办法杜绝,只能尽量的去压制和减少。我想最重要的在于制度。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让贪的人没有什么机会去贪。不能指望他们自我调节心性,扫除心之尘诟。在利诱面前,如果没有制度来监督和防止,人性中的“自控”会显得很弱,“贪欲”会占到完全的上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彭灵华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3-21
  你们都说的太对了,加油。
坚持不懈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3-23
如果是原创贴,建议加为精华。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蔡家莲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3-23
很好的帖子,不仅是内容方面,
跳出内容,我想说,志龙这篇文章给我的启发是,我们的同学,作为大学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已过去,
大家应该多关注一些时事方面的东西,要有激扬之思想,
因为我发现在我们的论坛里,关于时事讨论的帖子并不太多,
谨以此作为我的一个小建议吧!
离线彭波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3-28
每个人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清清静静的反省一下自己。
    偏爱天才与疯子,
    觊觎一夜暴富或突然猝死,
          梦想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离线龙涛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3-31
君子日三省吾身~~
夹在书中的枫叶已经枯黄,而友谊之花却在我们的心中长久的开放,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