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7阅读
  • 0回复

2017年11月QQ月会记录(1)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素社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11-08
【会议主题】
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有那么一些人在社会上默默无闻,我们与他们或许仅仅只是擦肩而过,也许只是听说他们的故事。但是他们的一言一行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过去很久我们仍然能够记得。这个故事可以不分善恶、无关风月,只是讲一个心底的故事(如人生平淡苦搜无果,报章、新闻甚至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也可讲),就让我们将他们的故事传递下去,让他们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发言】
姚俊杰:
    各位亲人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近期的小故事。
记得军训期间,因为训练太密集强度太大,脚底不仅磨出了两块茧,还磨出了几个大水泡,因为水泡长在脚底,一触地便疼痛难忍,为了不影响训练,我决定把水泡全部挤破,因为要预防感染,我急需碘酒(并没有带碘酒来北京),所以我决定当晚出校门买碘酒,到了门口却被门卫大哥拦住,说军训期间不准出校门,我本以为碘酒是没指望了,没想到大哥沉吟了会儿,说到:“小伙子,你先回宿舍吧,等会下班了你到我宿舍来拿碘酒,我的给你,我在国实”,我当时没反应过来,因为门卫大哥和我素不相识,却还主动提出给我碘酒,我心里过意不去,所以主动提出微信转账给他碘酒钱,他见拗不过我,便答应了,到了将近十点,我接到他的微信,说怕我找不到国实,已经到了我楼下,我便赶忙去接了碘酒,顺便微信转了十块钱过去,没想到,过了一天他也没有收,而是回了一句话:“大家都是外地人,出门在外,能帮就帮,别为了这一点小事分的那么清楚。”
门卫大哥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社会的正能量,以及陌生人带来的温暖,至少近期以来,提到这个主题,我是最先想到他的,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吴伟:
    各位家人晚上好,
     在我的经历中,让我印象深刻的陌生人不多,我能想起来的只有一两个。他们让我印象深刻的理由也很简单,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聊的很投缘,放下对陌生人的戒心,彼此给了对方信任。
     还是初三升高中那年的七月,我从华鑫中学退学回家。回家的那班车平时人挤人的,几乎喘不过气,这次倒是有些意外,还有几个空位子呢!我旁边坐的是一位不像是本地人的阿姨,胸前挂着一个照相机,一身黑裙子,给人端庄典雅之感。不用问,肯定是来凤凰旅游的。我一般不会在车上和人聊天,是阿姨先起的头的,具体怎么开头我没记得,只记得她问了我好多关于凤凰的历史、我们的风俗、语言还有生活习惯的问题。初中三年,我跟历史老师(老师说他是因为喜欢凤凰才到我们学校支教三年的)学了一些凤凰的历史,学校有时候也做一些民族历史的展板,所以应付阿姨的问题不是太费力的。那时候不会聊天,这种问答式的聊天方式正合我意,阿姨问个不停,我基本都能接上话,所以心生愉快!快到到镇上的时候,阿姨跟我说她是江苏人,姓田,来湘西感受风土人情的,本来只计划在县城玩,去乡下是临时决定的。还和我介绍了江苏的一些情况,鼓励我以后去大城市(大人都喜欢这样吗?)。
快要下车了,她跟我道谢(说实话我还有点不习惯呢),说像我这么健谈的小伙子还真是不多见呢,第一次被陌生人夸我健谈,虽然不符合事实,但我还是很消受的。那时候我真的很内向,在华鑫中学有四十多个同学,一个月下来我没认识几个。
     好几年过去了,期间我坐了好多次车,聊的投缘的陌生人很少很少!

张吉军:
     各位家人,晚上好:
     说起印象最深的陌生人,我想表扬一下株洲火车站的工作人员。去年,我们三个女生打算去桂林玩,从株洲坐火车,因为当晚太嗨了,导致我们三个明明很早就在候车室,却都错过了火车(黑历史),离下一趟也是当天最后一趟火车只有十几分钟了,于是一路狂奔去售票厅改签,狂奔进站上车。急急忙忙中一个同伴的行李不见了,不是贵重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掉的,火车又开车了,于是打算放弃寻找。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在百度上找到了株洲火车站的电话,让帮忙留意一下。本来没报希望,结果一个小时后对方打来电话说找到了,当真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
     生活中,有多陌生人匆匆而过,而他们随手带来的惊喜却形成心底的涟漪,久久不散。

周金凤:
    我这次要讲的这个人,现在已经完全与我失去了联系,而且这件事发生在四年前。
    那是我父母第一次打工过年不回家。我爷爷奶奶一边抱怨着我父母,一边往用来装化肥的大塑料袋里塞腊肉。对,没错,那也是我第一次坐上火车去外地过年。母亲打电话来一直跟我强调路上的安全,叫我看好自己的东西,不要与陌生人搭讪。
    在火车开的前两小时,我就提前进了火车站,说句实在话,提着装着三块腊肉的袋子,可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进了火车站还没坐下,一个背着圆鼓鼓的牛仔包(还是八九十年代背的那种),两只手一边一个包的大伯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他靠着我旁边的位置坐下,没过几分钟他就开始搭话,他说的话是标准的普通话。我觉得他肯定是外地人,现在是坐火车回家过年而已。心里这么想着,嘴上便问了出来。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我注意到眼前的这个人无论是外表还是气场上都真的很沧桑,我想,这个大叔至少得有五十了吧。他好像痛苦了一会儿,然后很释然地对我说:”嗯,是回家,因为家人都在那边。”他停顿了一会儿又说:”其实我老家是吉首的,我15岁就出去打工了,我在广东结婚生子,在那边安了家,我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我有四十多年没有回过家了,这是我第一次回来……”我看见他眼角竟湿润了起来。我没有问他为什么四十年没有回家,我接着对他说:”叔叔,你看起来好年轻啊,像四十多岁,那你这次回老家是有什么事吗?”他突然有点高兴地对我说:”打了四十多年的工,现在在一家电子厂里做总管,存了点钱,准备给两个儿子在老家吉首买房,这次回家就是看看房子和老家的变化,人老了还是想回故乡。”我点点头。
    腊月的火车深夜里还是很冷的,我看见大叔在座位上蜷缩着,冷得流了清鼻涕,但还是很固执地闭着眼睛想要睡着。我突然觉得,这四十多年他也就是这么过来的吧,很多很多时候都是这么固执地活下来的,四十年于这么一个人,那或许就是一辈子。
    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件黑色的大外套,披在了他的身上,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他是值得我去爱的。
    冬日的早晨,阳光透过玻璃窗射在了大叔的脸上。一个电话把他从睡梦中吵醒,他毛毛躁躁地回了对方几句,大概好像是他的妻子要来火车站接他,并且要从家里打包饭来,还问他在火车上有没有着凉。他把我的外套整齐地叠放好后塞到我手上,并且主动地给了我他的电话号码,说以后可以和同学一起去他厂里打暑假工,他可以到火车站接我们。我看着他,轻轻地笑了笑,说:”好的,我一直想打暑假工来着。”
    我比他先下火车,下火车的时候他帮我一直把腊肉提到了火车下面才又回到了火车上,并不断地嘱咐我说想打暑假工就一定要给他打电话。
     火车鸣笛着扬长而去,我遇见了这么一个幸福而又可怜的人,他或许很想再见到我,可是我已经弄丢了他的电话号码,只记得他的姓氏,陈。

谭惠文:
    各位亲人大家晚上好:
     一提起陌生人这个话题,相必大家一定有许多要说的故事。
     那么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件特别暖心的小事,虽然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但是也还是觉得特别的温暖想把这份温暖发给大家。
     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带着几个月大婴儿的妈妈去坐飞机,她怕她的小孩哭闹会吵到大家,于是在上机的时候给身边的人都发了一个小袋子,那个袋子里面有一对耳塞和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着:我现在已经5个月大了,我一般都很乖,但是以防万一哭闹,妈妈就给您准备了一副耳塞。故事的最后是那个小宝宝一句哭声都没有,全程都特别的乖。
      其实这只是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就把周围人的感受全都考虑进入,实则是让人感到温暖和敬服。


张娟:
大家好,以下是我的分享。今天的题目是印象深刻的陌生人,但是我讲得这个人也不算是陌生人,毕竟我们隔三差五就要碰面。但要说熟,其实我们还真算不上,即使碰面也是点头微笑简单打个招呼。
我们宿舍楼不同的层分给不同的阿姨打扫卫生。我们这层的保洁阿姨人特别好。本来学校的规矩是大家自己把垃圾带出寝室楼扔到外面。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这么遵守的,有时候有人忘记扔了就把垃圾放门口,保洁阿姨也会帮忙收走。慢慢地,大家好像发现这个规律了,都把垃圾放门口。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门口已经干干净净了。保洁阿姨惯坏了我们。有次听同学说,保洁阿姨的领导说她不能这样,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可似乎接下来的日子里,门口的垃圾还是会准时不见。
我们宿舍几个姑娘用的鞋架算起来也是保洁阿姨给的。有阵子研三毕业的同学走了,很多东西没有搬走。有天我打水路过保洁阿姨在收拾垃圾,看到有个鞋架还很好,我就说能不能把这个给我。保洁阿姨爽快地答应了,说她那还有更好的,让我去她放工具的地方挑。我真的厚着脸皮又给同学挑了一个白色木质的储物架,很好看。
平时最多遇见保洁阿姨的地方就是洗漱房,偶尔洗个水果,让她吃,她总是羞涩的笑笑,拒绝了。走在走廊里,碰到了,向她微笑的时候,总感觉她回应的微笑很拘谨。但是在提供给大家一个干净的环境方面,她一直都很尽职尽责。

田鑫:
各位家人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今天的主角是可爱的小姑娘。电梯到了六层,又双叒叕停了下来。见最后一个小乘客迈进了第一步,我微垂下来的手,就开始往关闭按键上移。就在还差一厘米的地方,一只肉萌小手儿就已经先我一步按了下去。我一望过去,小人儿却已经大步迈着小短腿儿往旁侧走了过去。静下来一看,好一个漂亮的小小姑娘。三岁的美萌样儿,穿着粉红色小裙,柔柔的浅棕头发蓬松松地散在肩上,发梢翻着小卷儿。俩都是眼睛大大鼻子小小,小嘴微红的可爱模样。大概有一个是姐姐,个儿稍高,面部轮廓像极了彼此。被这两小治愈了,一整天都有好心情。 当然印象深刻还因为小小姑娘的灵动,三四岁的时候,最后一个进电梯就会随手按关门键了。想想可能是因为跟父母坐电梯时学到的,又觉得这俩小聪明。之后每一次去那儿坐电梯的时候都会有期待,想要再遇见这俩充满治愈能力姑娘。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天气渐冷,大家注意保暖。

肖居安:
   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想了很久,也想不起什么印象深刻的陌生人。到食堂去吃饭了以后,想起了在高一的时候在学校食堂发生的那件事。这件事就不那么美好了。
那天中午下课以后,我到了食堂,看到了我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排在队伍的最后,于是就顺势排在她后面。其实队伍不长,在州民中,食堂的排队的队伍一般不超过20个人。但是进度很慢,并且队伍排的很宽,有些人在插队,当时很无奈。终于,我前面的女生即将排到了窗口的前面,被左侧的一个高三的学姐强势一个手肘给挡住了,然后学姐淡定的站进来打饭。当时,我同学就说:“莫插队咯。”学姐回应:“我就要插。”“有没有素质。”“在湘西你还讲素质。”言语间,学姐拿到了2个人的饭,离开了。一想到这件事,真的很气愤,也很无语。为什么一个人可以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生活的地方,连带自己和周围的人都看的那么的差。
    有时候,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也是和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连对好的追求都没有了,又怎么能真的做得好呢?


龙金凤:
   各位家人晚上好,时间步入十一月,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记得添衣,注意气温变化。以下是我的发言。
   一开始看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以为自己经历匮乏,没有什么可说的。可当自己略微静下来,就想起了那么一些人。
   大一的时候,为赶时间,从长沙坐的高铁来学校,那是第一次坐高铁,不清楚座椅装置,只能偷偷看着别人操作,然后自己小心翼翼调整。
    坐的地方在过道,旁边是一个女生,另外座位的他的家人给她递东西,东西得从我眼前经过,本想帮忙的,结果女生已经站起来,我只能带着尴尬一动不动。我吃东西时,本来是想问问她吃不吃的,可是不好意思呀。想搭话,结果连看都不敢多看她一眼。
     突然,她递过来她的口香糖,问我是否需要,这么好的一个契机,我果断抓住了,随后我们就聊了起来,我也看清了她的容颜。很好看很温柔的个姑娘,爱笑而健谈。我们分享彼此的终点,聊起缘由,还有窗外的雾霾天,时而大笑,时而吐槽。那个时刻,我觉得超级棒。整个胸腔都带着满足。下车的时候我们互留了QQ,带着满心欢喜继续坐车时光。
    该怎么形容那样的心情呢,她是我在进入大学生活前遇到的不可多得人,她做了我不敢做的事,为我开启了一个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即便后来我们没有过多的联系,可是,我仍会想起她。
    这一路,我能想起的人也不少。
    那个在人群拥挤,前方有车有水洼的情形下叫我从她后面过的摊主阿姨。
    那个在我因独身一人被要求换铺时出言相护的陌生乘客大叔。
    那个在我独自去镇上打针结束,坐在路边就等车不到,与狗为伴,有些绝望时候出现的问路司机,我指明了他的方向,他答应了我的要求,顺路捎我回家,一路也热情谈笑。
    还有那对在校外路上向我们乞求一顿午餐钱的,自称丢了钱财的外来打工者(看那小姑娘又累又饿懂了恻隐之心,可当在下个路口遇到同样套路的别人时,我意识到,被骗了)。
    那些陌生人,给予过我许多意外之喜,也体验过不同程度的难过悔恨。好的是经历,坏的是经验。无论哪一些,都是我再想起仍会有收获的人。感激。


龙书培:
     北京的空气还不算太坏,最近养成了夜跑的习惯。夜晚气温骤降,操场上的人寥寥无几。
     每回来跑步,总会遇见那位大叔。看样子应该有五十多岁了,头发稀疏却乌黑,永远穿着一件发黄的白T恤衫。他跑得很慢,和正常人快走路的速度一样,歪着脖子,一副很疲累的样子。尽管很吃力,但是大叔从来不会停下来,一跑就是一个多小时。因为和大叔习惯在同一条跑道上跑步,每次遇上我都得绕到另一条道上超过他。大叔偶尔会和我搭话,“小姑娘,你还在坚持啊”,“小姑娘,注意保护膝盖”。每天无数次地这样擦肩而过,虽然不认识,却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
     这个故事叫【最近印象深刻的陌生人】,没有曲折的过程和反转的结局。大叔日复一日的坚持,陌生人之间的小温暖,像是一种约定,让我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不知道我一生之中会遇见多少陌生的人,或许会有交集,或许就像两条平行的直线再也不会相遇,有些会带去帮助和转变,有些只是这样岁月静好的状态,但我依然很感恩。
     以上是我的发言。又一轮全国降温,各位亲人多喝热水,注意保暖

林志杭:
    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各位素兰亲人们,大家好,下面是我的分享:
    其实我要说的也不一定是专门特指某个人,而是我在坐高铁/火车时遇到的一些人。
     记得当时还没有高铁的时候,坐卧铺往返于衡阳北京之间,很多时候就会在火车上遇到各个地方来的人,其中有一些人和我们这种单独行走的不一样,他们就是带小孩的父母,我记得当时只要车上有那么几个带小孩的父母,那节车厢一定会非常热闹,而当时的父母对小孩的教育并不太理想,所以经常可以看见小孩来回疯跑或大哭大闹或几个小孩之间打闹。后来有好几次坐高铁,车上也遇到有父母带小孩的,有些仍然很吵,但有些父母对小孩的教育非常好,比如有些父母在小孩哭闹的时候,为了减轻小孩的闹腾,基本上采取的都是简单粗暴的恐吓+暴力,而那些让我佩服的父母会通过各种良好的沟通+诱导等更为“文明”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情况。
     其实现在很多父母仍然认为教育小孩就是学校的事,如果对小孩的教育从小就更为温和,我相信这对小孩以后的成长大有裨益,目前社会上有个很热的话题叫“寒门难出贵子”,一方面是社会资源的垄断,另一方面就是教育资源以及长期以往潜移默化的教家庭育方式的差异,实际上由于现在网络的发达,书本上的知识比以前要容易获取的多,而长期不正确的家庭教育才是更难以解决的问题。希望咱们当中已为人父母者能重视这个问题,对孩子多一分耐性,多一分细心。

刘欣:
    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印象深刻的陌生人,这样的例子多数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励志或者感人事迹,这样的例子在电视新闻中比较多见。
    今年从武汉来长沙参加家访时,我坐的是白天的火车(平常回家都坐晚上的),坐我对面的是一位老爷爷(大概也就六十多岁)。他上来的时候,从他的面容以及身上淡淡的味道,我估计他是一个糖尿病患者。
     当时他手里提着一个袋子,里面好像放着冰块,应该是注射用胰岛素。看老爷爷一直提着没有放下来的意思,我就对他说,“您这是胰岛素吗?放这桌子上没关系。”也许他有点惊讶我怎么知道是胰岛素,后面我们就聊了起来。
      得知他是在岳阳走亲戚回长沙,患糖尿病有十多年了,目前主要靠注射胰岛素治疗。身体不太好,但退休后生活还基本有保障,是单位退休工人,有退休工资。
      当他知道我是学医的后也比较好奇,问了一下小常识,可以我对糖尿病还真不太了解,基本是跟他说了一点生活注意(这些估计作为十几年的病人也再熟悉不过了,想想我也太low了)。
     后面渐渐聊多了后,他知道我是武大口腔的,似乎对口腔比较感兴趣。对我说现在学医的也比较辛苦,但这个职业是神圣的,希望我能在在校阶段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将来能做一名好医生。
     关于医患关系,我们也有一些交流,老爷爷说,即使现在医患关系比较紧张,但是不讲理患者和缺乏职业道德的医生都是少数。做为患方要多对医方多一份信任理解;医方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有从患方角度考虑问题,体谅患方就医时的感受,多一份亲和感。未来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也许理解和包容比专业知识更重要。
     这些点和我的想法几近相同。后来在长沙下车后我们就分别了,虽然见面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这位老爷爷确实是我印象深刻的一位陌生人,他平易近人,没有高大的事迹,我们却有很多观点不谋而合。

杨秀春:
     我在大四实习的时候当过一段时间导游。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做地接导游,一个河南家庭来长沙旅游,报了旅行社的团去韶山旅游。大概因为这种团太小,一共四、五个人,没什么消费潜力,一般导游都不爱接,所以旅行社让我去带。其实我就是陪着他们玩,我的确也没做什么讲解,也不像一个导游,我就像个傻子一样陪着这家人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去走——韶山除了是毛主席的故居外,其实它的本地风景也是很美的,尤其是主席祖坟的那个山坡,那郁郁葱葱的竹林,那沁人心脾的山间空气……我们就像一家人似地那么走着,看着,不急不慢地,我和他们都沉浸到风景中去了,我大概也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导游,我全然没有推荐他们去购物——到韶山,导游都会鼓吹游客去纪念品商店买毛主席像,所谓来韶山必做的三件事,一是参观主席故居,二是瞻仰广场上的主席铜像,三是要把主席请回家去——就是买一尊主席像了。有大的像,也有小的像,几万块到几百块不等,商店会给导游返回很高的佣金。但是我既不会那一套说辞,也不太敢——就是不好意思——总之,这事我根本没去做。也因为我忘却了我的导游身份,这一家人玩得特别开心,我能感觉得出来。但是司机可就很不开心了。第一,因为我们玩的时间太长了,让他等了好久(一般的导游会提早1个小时甚至2个小时结束这段行程);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这个团没有任何购物,所以司机也没有任何的额外收入(导游拿到商店的回扣后要分给司机将近一半)。等我们回到车上时,司机那个一脸的不高兴,絮絮叨叨了好几句,不过也没有影响那一家人的开心。回到长沙的时候,他们很盛情地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去吃晚饭。我知道他们是出于真心实意,但因为我的害羞,我谢绝了他们的邀请。多年后我想起这段做导游的经历,还那么有意思。大概那一家人也会记得很久,曾经在那个夏天,一个不善言辞、但是满怀真诚的导游小伙子陪着他们一家玩了韶山。在那一天,我们都那么开心,他们在内心里已经把这个小伙子当做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给他们提供服务的导游了。
    给我的启示是,如果你想打动他人,真诚大概是唯一,也是最最厉害的手段了——所谓百术不如一诚,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把客户、把合作伙伴甚至把竞争对手当做朋友去看,我们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他们,也许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变得根本不是问题。在那天下午,如果我很不好意思地让他们也买一尊主席铜像回去,我想他们是不会拒绝的,当然,我很可能会把商店返给我的佣金都退回给他们,按照我那天的状态,这种事我干得出来

彭一波:
     大家好,这是我今天晚上的发言:
     人生中多少坎坷,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恰恰是毫无关系的人给的。给我记忆深刻的之前看到底的一则新闻。
     宋年忠自幼患小儿麻痹症,不能行走,父母相继去世后,一日三餐成了她生活中最大的困难。1993年,静安区第三中心小师生得知社区里有这样一名残疾人需要照顾后,决定每一天免费为宋年忠带给一顿午餐。自此,学校高年级学生组成了一支送饭队伍,无论刮风下雨,送饭从没有间断过。学校校长换了一任又一任,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这个事情一直没断过。
这个新闻当时给我很大的感触,素不相识的人却如此的关心,人与人的真情恰恰在陌生人之间得到很好的提现。
以上是我的发言谢谢~

尚迎芳:
    各位家人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说起印象深刻的陌生人,那位公交车司机浮现在头脑中。“都上来了吗?关门了哦”,每离开一个站,他都会耐心地这样说。有次我恰好挤在后门关门处,简单的温馨提示,让经历过被门夹的我感到暖意洋洋,抬起头想认识下师傅却只看到了后脑勺。接着有次从前门上车,恰好被夹在司机旁边,“都上来了吗?关门了”,熟悉的话语与声音让我认识了这位师傅,个子不高偏瘦,脸有点黑带着笑容,结合他有点老成的声音,我猜他可能35岁左右。接着他与旁边两个男生的几句简单的话语,让我甚是吃惊,两个男生调侃他车开得这么好怎么没女友,顺便暴露了他是90后。这么年轻,能如此耐心沉稳地开车,确实值得点赞。
      后面又乘坐了两次他的车,他的车开得稳,速度均匀,他依然不断地提醒着上车人。近1年,因为换了工作地点,我很少再坐上他的车,而后每每遇到火爆公交车司机,总会想起那位小伙。长沙人,霸得莽,但开车这行,还是需要多一些像那位小伙的司机。

王海:
各位家人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上周遇见的小姐姐,先姑且叫她卷卷吧。初见面其实我是有些忐忑的,一来这是我第一次住青年旅舍,二来十人间的宿舍里只有我和她两个人。该怎么形容她呢,第一眼看到的是她的粉红色HelloKitty睡衣,及腰的长发,和床边放着的大大的行军包,衣料边缘露出的纹身显得很是混搭,后面聊天得知,这已经是她做背包客的第四年了,那天晚上听她分享了很多,在各个国家遇见的人,事,还有一些风俗人情的介绍。第二天,一起去爬了岳麓山,尝试了一直恐惧的索道,坐在上面晃晃悠悠的,双脚悬空的感觉,一开始会很害怕,后面就会异常的兴奋,旁边索道经过的人们都很有趣,有白发苍苍的老夫妇,带着小孩的年轻父母,陌生人之间相互打招呼,笑容都是那么灿烂,和着明媚的阳光。和卷卷一天的相处,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她总在笑着,问路,拍照,即使爬山爬到脚疼,她依旧以极大的热情去投入,享受整个旅程。四处旅行一直是我所憧憬的事情,但总有各种顾虑,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她给了我激励,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踏上自己的旅程,会感激起她曾经带给我的勇气。

龙志远:
    令我印象深刻的也是大学里的人,他是我们的宿管阿姨,我是班里的心理委员班里人小事都找我办,国庆期间,我们班有个女生,她群子脏了,由于她的校园卡借同学了,自己进不了寝室,找我说能不能借我寝室洗一下,我答应了,她在我寝室里洗了半天裙子上的脏东西还是没有洗干净,最后甚至连酒精都用上了,还是无济于事。                                                    
     最后只好下楼找阿姨,楼下阿姨真是神人,她的肥皂一洗就把那个污渍洗掉了一部分,本来说我们借肥皂洗一下,阿姨说嫌麻烦,就直接洗了十几分钟,愣是洗得干干净净,最后我们像阿姨道谢她还很客气地说这是她应该的,后来中秋节那天,我们还给她送了月饼,希望她在宿舍也能过个好中秋!   大学真是好人多!



陈菁:
    各位素兰亲人们:
    大家晚上好!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下意识的反应便是在脑海中搜索,然而,最后发现在这么一瞬间说出一个陌生人还是很困难的。毕竟,从小到大,我们有遇见过多少的“陌生人”,能让人记住的“陌生人”必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我想起今年暑假家访的时候,当时是在永顺。一大清早乘车去了万坪,到了被告知不在家。由于当天下午要赶去龙山,到了汽车站发现发车还要等很久,便打算在路上拦一辆过路的车。第一次没拦成功,第二次走远了一点,拦成功了,也上了车。还没走多远,车被拦了下来,拦车的是永顺县城到万坪的车,原因是抢了他们的生意。最后我们成功的被赶下了车。在路边等了大概半个多小时,一辆小车停了下来,里面是一个老奶奶,一个小孩子还有小孩子的妈妈。他们及那个我们载到另外一个镇上,还帮我们拦了另外的一辆车去了永顺县城。
    先是碰到了放鸽子,后面又被人赶下了车,当时感到了世界的灰暗,后面又碰到了那么好心的老奶奶,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冰火两重天”。
    以上便是我的分享。
    最后祝各位长辈身体健康,工作党工作顺利,学生党学习顺利。

李喜:
   各位亲人大家晚上好,下面是我这次月会的分享:
   看到陌生人这个主题,一时还真的想不到啥印象深刻的陌生人好像,可能是我不太愿跟陌生人接触,也不愿向陌生人表达求助吧。
    这里就传递点负能量?有点印象的就是在南京南站吧,那次跟同学一起去南京玩,我离南京很近,就先到了,然后就在车站等同学。这时候一个衣着整齐还夹着个公文包的男子跑到我面前,说差点钱买车票,我当时问了他差多少,他说13,然后我拿出13准备给他,结果他说是31,说我听错了,他说话确实有很大口音,我也没在意,然后说后面给我充话费,结果我没有31零钱,他就说小伙子能不能给100,到时候充话费给我,还拿了我的手机号。然后我就犹豫下看他火急火燎的,就给他了,最后你们也猜到了,我受骗了,100并没有通过话费给我,我还没有他的手机号,后面碰到火车站要钱的我都有很大疑心,尤其是穿着整齐的。
    说这些,就当给大家提个醒吧,尤其是新生吧,帮助人时多长点眼吧。


王健:
    各位素兰亲人大家晚上好,以下是我的分享:
    印象深刻的陌生人    每天我们上班,上学,在路上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悠闲,或匆忙,有些总会让你记忆犹新。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发生在昨天的画面。
   早上七点多,学生跑完早操我就一个人出去买早餐。走出校门,我便看到一位大约五六十岁的老奶奶在清扫街道,而在她旁边还站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背着书包,早上很冷,可以感觉到小女孩有些瑟瑟发抖。当我回来的时候看到她们还在,小女孩拿着扫把,铲子,用不熟练的手法在帮着奶奶做事,一旁的奶奶说了句:我把那边一点点扫干净,你帮我把这边的垃圾扫了,然后我们就去上学好不好?小姑娘很懂事的点点头。
   就是这么一件小小的事,却深深地打动了我,很温馨的画面。
    谢谢大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