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四实习的时候当过一段时间导游,其实真正带团,也就是两、三次而已。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做地接导游,一个河南家庭来长沙旅游,报了旅行社的团去韶山旅游。大概因为这种团太小,一共四、五个人,没什么消费潜力,一般导游都不爱接,所以旅行社让我去带。其实我就是陪着他们玩,我的确也没做什么讲解,也不像一个导游,我就像个傻子一样陪着这家人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地去走——韶山除了是毛主席的故居外,其实它的本地风景也是很美的,尤其是主席祖坟的那个山坡,那郁郁葱葱的竹林,那沁人心脾的山间空气……我们就像一家人似地那么走着,看着,不急不慢地,我和他们都沉浸到风景中去了,我大概也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导游,我全然没有推荐他们去购物——到韶山,导游都会鼓吹游客去纪念品商店买毛主席像,所谓来韶山必做的三件事,一是参观主席故居,二是瞻仰广场上的主席铜像,三是要把主席请回家去——就是买一尊主席像了。有大的像,也有小的像,几万块到几百块不等,商店会给导游返回很高的佣金。但是我既不会那一套说辞,也不太敢——就是不好意思——总之,这事我根本没去做。也因为我忘却了我的导游身份,这一家人玩得特别开心,我能感觉得出来。但是司机可就很不开心了。第一,因为我们玩的时间太长了,让他等了好久(一般的导游会提早1个小时甚至2个小时结束这段行程);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这个团没有任何购物,所以司机也没有任何的额外收入(导游拿到商店的回扣后要分给司机将近一半)。等我们回到车上时,司机那个一脸的不高兴,絮絮叨叨了好几句,不过也没有影响那一家人的开心。回到长沙的时候,他们很盛情地邀请我和他们一起去吃晚饭。我知道他们是出于真心实意,但因为我的害羞,我谢绝了他们的邀请。
多年后我想起这段做导游的经历,还那么有意思。大概那一家人也会记得很久,曾经在那个夏天,一个不善言辞、但是满怀真诚的导游小伙子陪着他们一家玩了韶山。在那一天,我们都那么开心,他们在内心里已经把这个小伙子当做一个朋友,而不是一个给他们提供服务的导游了。
给我的启示是,如果你想打动他人,真诚大概是唯一,也是最最厉害的手段了——所谓百术不如一诚,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把客户、把合作伙伴甚至把竞争对手当做朋友去看,我们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他们,也许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会变得根本不是问题。在那天下午,如果我很不好意思地让他们也买一尊主席铜像回去,我想他们是不会拒绝的,当然,我很可能会把商店返给我的佣金都退回给他们,按照我那天的状态,这种事我干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