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70阅读
  • 8回复

诚信问题?还是制度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必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9-30

接婧洁的文章“诚信”(链接http://bbs.sulanfund.com/bbs/read.php?tid=10292),有提到一些同学明明家庭不差,但还是去申请国家的一些优惠,如助学贷款、助学金等等,文章末尾有问到:这是人性本恶还是风气如此?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能各有各的理解,社会学和心理学上应该有不少解释,我就从制度经济学来讨论下。

经济学上可能没有善恶的概念,但是有好制度和坏制度的区别,其中好坏的区别都是以大家都喜闻乐见的数字来表现,一个好的制度,也意味其获得的收益要高于履行的成本。

那么从政府角度,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的制度是不是一个好制度呢?我们捋一捋这其中的成本收益关系,收益主要是社会效益(大众的公平感,教育平等)和经济收益(人才培养等),履行的成本是什么呢?主要甄别的成本:即甄别他是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收益这一端基本变化不会太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履行制度的成本,具体一点,就是你要判定他是不是该帮助的那个人所要耗费的社会资源和成本

那现在政府是怎么来识别呢?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其实已经建立一套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简单说就是比如农村的五保户这一类,我们现行的助学制度基本上是依赖于这样一套系统而建立起来的,换言之就是这里的履行制度的成本,实际上这个成本是属于“沉没成本”(即不管有没有助学制度,这个前面的成本因为要建社会保障系统已经花掉了),所以说现在助学制度的履行成本其实是很低的,但是这里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民政系统里面的那一套基本都是静态的东西,问题大家也都知道。

制度经济学角度而言,现行的履行成本低的助学制度貌似是一个好制度,但是我们要反过来算一算我们这一套制度的收益,也就是社会效益(大众的公平感,教育平等)和经济收益(人才培养等),前面有提及:如果一个经济条件不错的同学拿到了和经济条件差的相同的助学制度奖励,那么社会收益将接近于0,这套制度的收益将大打折扣,反过来影响这套制度本身。

以上做个简单的总结就是:现行的助学制度,因借助传统的社保制度的信息,看上去的履行成本很低,但是因为甄别真假方面有缺陷,反而影响了其实施的效果。

那么有没有解决方案?有,之前看到过有一个国内的大学(名字忘了),就是用记录学生在校园卡里面消费的信息,比如吃了多少钱,每一餐平均多少钱,再结合原来的这一套筛选方法,排成等级来发放不同级别的补贴;另外,现在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这么火,大家很多消费其实早已经线上化了,打个比方,想要申请助学金的,必须向学校公开支付信息,这个履行起来也并不困难。借助新的科技和工具,想要做到有效甄别其实并不困难。

以上都是从政府宏观层面来谈的,其实从个人的角度也可以谈很多的东西,比如分级制度,激烈相容,篇幅有限,就不详细展开了。

之所以写这个东西,并不是想说助学制度怎么这么样,大家能力都很有限,想要改变现行的一些东西,并不是那么简单。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以及从不同立场出发。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田清霞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9-30
虽然学长说的我很同意,但我觉得以餐费识别是不可取,就我的学校而言,餐费是贵的,肉是五六块一点,素的三四块,而学校封顶一餐15,基于活下去的原因餐费也不会很少,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田清霞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9-30
虽然学长说的我很同意,但我觉得以餐费识别是不可取,就我的学校而言,餐费是贵的,肉是五六块一点,素的三四块,而学校封顶一餐15,基于活下去的原因餐费也不会很少,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田清霞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9-30
发多了,,而且一定其它花费是必要的,所以应该整体看他是不是挥霍,而不是以一方面定罪,国家的助学不就是希望在温饱之上扶贫思想吗?很冒昧,这仅我个人之见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谭必勇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9-30
回 田清霞 的帖子
田清霞:虽然学长说的我很同意,但我觉得以餐费识别是不可取,就我的学校而言,餐费是贵的,肉是五六块一点,素的三四块,而学校封顶一餐15,基于活下去的原因餐费也不会很少,
内容来自[手机版]  (2017-09-30 17:22) 

哈哈,我举个例子,不同学校肯定得用不同的对策,想说明的是采用现代的手段,低成本的去实现公平是存在可能的;另外,这种措施的目的其实也是增加了所谓实际上经济条件不错的人的心理成本,他们没有做坏事,但是确实占用了整体的社会资源,如果有一种制度去限制一下会更加合适。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肖媛媛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10-01
是啊,很多人明明平时花钱很多,也不打工,但是偏偏就能申到这些,还是老家有关系给弄的
离线张娟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7-10-15
必勇说的很有道理,改变人是一项需要时间的事情,但是完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是近期可以达成的。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7-10-15
角度很新颖啊
少年,奋斗吧!!!
离线向芃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7-10-29
的确,我见过拿了2000元的助学金买一条牛仔裤然后炫耀的人,很气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