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效应是指由于自己具有某种特性,因而判断他人也一定会有和自己相同的特性。在现实生活中,投射有两种典型又对立的表现形式:1、有一些人总是从好的方面来解释他人的言行及需要,认为世上尽是好人;2、有一些人总是从坏的方面来解释他人的言行及需要,认为世上尽是坏人。
当一个人知觉他人时,如果受到投射的干扰,其认识、判断和看法往往从“是这样”、“一定会这样”等心理倾向出发,把他人的特性强行纳入自己既定的框架中,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加为理解,从而导致主观臆断并陷入偏见的泥潭。
在这里举两个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我室友的爸爸托他的一个朋友帮忙卖二手电脑,他朋友作为中介人偷偷地从中间赚了300块钱。后来我室友的爸爸竟因为此事和他的朋友闹掰。我们从理性的思维来想一下,如果一个陌生人帮你卖你不要的二手电脑,从中间收了一点中介费是不是很合理。我室友的爸爸他自己不会收朋友的中介费,从而主观限定他的朋友也不应该收取中介费,这样就产生了矛盾和偏见。第二个例子是假如你即将面临着一场专业课的考试,你计划要用一整天不间断的时间来复习。结果是这一天你确实一直在房间里复习,但是在这期间你不断地去喝水,上厕所,干着各种间断复习的事情。你会为这些事情不断地找理由,从而达到安慰自我的目的。但是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旁人身上,你做为一个旁观者势必会产生投射效应,会产生一种看穿他人的成就感,并在内心对他人的这种行为形成厌恶感,这就是投射效应下的自我厌恶。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