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4年年底开始,跟小朋友结对已有三年时间了;三年时间里,我们从最开始的第一通电话到后面的渐渐熟悉,三年家访三次见面,有时的书信交流,交流读书感受也是我们沟通的一种方式。
三年时间给她寄去了12本书,给她读的书我也会读,然后有时电话里可以交流阅读感受,问问她的读书心得,也可以让她记录下来,今年家访除了回信和画,她还让我带回了一篇读后感。虽然有点短,但也看出她认真在读。
电话、书信、礼物、书籍、明信片是我们跟孩子保持日常联系的五大法宝,当然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我们还可以QQ或者微信联系,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一直关注孩子的学习、身体、心理、家庭等情况。
来自小朋友的信(他喜欢叫我刘欣哥哥,不知为什么信里面称“您” #%#)
小朋友送我的画(小学阶段能画这么好已经非常不错了,得珍藏)
关于未来,我曾想过,等到我大学毕业时,她也有十七岁了,待她成年后我们可以做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在这之前我会一直跟她结对下去,关注她的成长,直到她成年;这样的志愿者生活也将一直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