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我们仅仅用到笛卡尔坐标系(即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三维右手直角坐标系),因为高考只考这种坐标系。高二时我在自学极坐标系,并和老师讨论极坐标系中的一些问题时,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研究极坐标系干嘛,高考又不考,别东搞一下西搞一下。”但参与数学竞赛的原因,极坐标往往能发挥到笛卡尔坐标不能达到的便捷,所以在老师的反对下我还是花了两个月去好好研究极坐标系。
大学期间,我接触到更多的坐标系,如柱坐标系、球坐标系、广义坐标系、球面坐标系、圆锥坐标系等,而每一次与老师讨论到一种不常见的坐标系时,很多老师的第一反映就是:“这个坐标的做法很新颖,可以深入研究。”
所以我觉得高中就是在应付高考,老师也是根据高考范围来规划我们的“学习研究圈”;而大学老师给我们提供的研究圈是无限大的,只要自己有能力,都可以去尝试研究。
现在在大学里,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而高中仅仅只需应付高考,所以剩下很多的时间,所以高中当时如果自己敢于跳出老师的束缚而自学高考以外的一些东西,那么情况会怎么样呢?也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