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82阅读
  • 8回复

“茶花女”的伤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小霞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7-05-15
— 本帖被 王海 设置为精华(2017-10-30) —

   已经记不清是在什么课上什么老师提起小仲马的作品《茶花女》来。但每次提及小仲马名字的时候,首先映在我脑中的便是《茶花女》这部永世不朽的著作。最近便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可以说不是十分刻意的去借。只是在翻阅其它作品时偶然间发现的。带着种种好奇我开始翻阅这本书。它并不单单是一本普普通通的描写有关爱情的书,而是一本全面的,动人的,唯美的,撕心裂肺的神来之笔。
    《茶花女》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法国七月王朝上流社会的糜烂生活。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书中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她是一个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则她不会为爱放弃一切,但是,她却堕入红尘,做了被人唾弃的妓女。实在是不愿意用妓女这两个冷冰冰的字眼来形容她,或许交际花这个词语更适合她吧。因为只有她才是名副其实的一朵娇艳欲滴的诱人的花。在这个只是表面华丽,而内心里丑陋的现实社会里,人们彼此欺骗,在这用虚伪遮掩的世界里,她的存在是必然的,她的命运更是无法逆转的。或许连她自己都厌恶这一切。在她的周围,没有人对她付出真情,没有人是真正爱她的。普吕珰丝,若不是为了得到酬金,她会对玛格丽特到卑躬屈膝的地步吗;那些情人,若不是为了得到她,他们会供养她吗;那些买卖人,若不是为了在她身上大赚一笔,会在她身上费心机吗答案我们可想而知。一直到她病入膏肓之时,她们才露出原形。一张张可怕得让人作呕的脸,面对她,他们不再需要那张虚伪的面具,只因为她再也没有利用的价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后,那些人便急于拍卖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群没有用的垃圾,被遗忘,被抛弃,被压在底层,无声无息。所以说促成她一生悲剧的幕后黑手是社会,这一点也不为过。玛格丽特是交际花,所以虽然她放弃了一切,但是仍无法改变现状,在那里没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说相信一个交际花会从良,她永远活在那不堪回首的阴影里。其实如果她没有遇到阿尔芒,或许她的一生将永远活在那肮脏的世界里,带着那一点点善良的本性辗转与她的各个情人之间吧。可是命运让她遇到了那个她一辈子都爱不够的男人,所以,她的世界有了光芒与纯良。可是生活的时钟不会停留在最幸福的时段,没有人可以改变他们所想改变的。最终她还是为了阿尔芒,再度回到那淫乱的世界中去了,同时也为了他的妹妹。
    可以说我是带着一种享受的心理去读这本书的。当我看这本书时,我是怀着一颗纯洁而且神圣的心灵去读的。正如作者也同样怀着这种思绪来写这个故事一样。我以前真没有读过这部作品。可在我读的过程中我已不知不觉的被吸引,我想说“这是真正的悲剧”。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几乎有好几次都要落泪。但我终究没有哭,可心里却比哭还难受,仿佛自己就是阿芒,已遭受了阿芒所遭受的一切。我可以好不夸张地说如果是在一年前或者我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一个人去读,我想我肯定会也为之落泪,虽然不会是痛哭失声,但也会热泪盈眶的。(而玛格丽特为了爱情抛弃了所谓的“爱情” )我想他们的爱情和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爱情颇有相似之处,他们都是没落文化和偏见的牺牲品,具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这部作品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或者说是强烈的感情,可能是因为我羡慕他们轰轰烈烈的爱情,或许“轰轰烈烈”这个字眼用的不算准确,但我也要说那一定是感天动地了,风月场中的玛格丽特在得到真正的爱情后却又不得不放弃这可能是她人生中真正的或许应该说是最后的爱情,原因却是十分的简单,首先,是阿芒的父亲为了自己家族的荣誉,甚至为了自己的姓氏。而让玛格丽特放弃这对她来说来之不易的爱情,其次,这位老人已几乎近似哀求的口吻来劝她放弃,是因为自己的女儿(阿芒的亲妹妹)的终身幸福,而这一切阿芒是在玛格丽特死后才知道的,我想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感动就是这点,在阿芒完全不知事实真相的情况下,玛格丽特毅然同意了老人的要求,阿芒好像是受到了自己心爱的人的残忍的欺骗,然而骗她的却是自己的至亲至爱的人。而玛格丽特却遭受着失去至真至纯的爱情,和至亲至爱的人永远的分离,而且她的爱人还是那样的恨她,不理解她,甚至侮辱她……
   《茶花女》是一部悲剧但同时也是一段充满魅力的故事。愿这匆忙的世间,能随人的吐纳尽卸虚伪功利,不再重演悲剧。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王小霞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7-05-15
小仲马是个奇才,《茶花女》真的很经典,推荐大家去看啊。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田文鹏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7-05-31
悲剧吗?没看过,就去看看吧
离线王小霞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7-06-15
是的,但是更应该说是“大势所趋”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7-08-08
小霞用心的写出读后感,点赞!惭愧,还没读过。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7-08-09
将社会现实的残酷通过个人命运的悲剧进行展示与批判,感觉名著都有这个套路
少年,奋斗吧!!!
离线彭清苓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3-15
感觉茶花女像水中浮萍 命不由人
离线胡盈盈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21-12-04
小学时看过,但认知有限,没有读懂。
离线钟涵晨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22-01-31
初中看过,那时候把它当爱情故事看的,不过文笔真的很好,19世纪巴黎的美丽与糜烂跃然纸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