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情绪总是很不稳定,东想西想很多事情,一次又一次的否定自己,然后一次又一次的给自己灌鸡汤。
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开始不自觉的想,已经是二十二岁的人了,可我真的不觉得我从十几岁到二十几岁在心理上有多大的变化。相比十几岁的自己,现在可能更加唯唯诺诺了吧,在对待很多事情上都没有了曾经的热情,不再像以前那么的勇敢。这也许是我变成熟了一些???但是,好多时候,都觉得很不喜欢现在的自己。
突然想到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自从在开学的路上得知同学A母亲生病的事情,我就时不时的会想到我的妈妈,也许有一天也会离我而去,然后眼泪就开始在眼里打转。我知道自己的眼泪一直都很浅,很容易哭。最近我总是想啊想,来到这个世上二十二年了,每一天我的妈妈都是那么的爱我,她为我真的付出了很多,可以说我就是她生活的重心,我就是她的全部。我否定自己,有的时候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母亲给我那么多的爱,我何德何能,我一点儿也不够优秀。二十二岁的我,想要经济独立都还不那么容易,更加谈不上能为家里分担一些负担了。所以呀,前段时间我老是和我妈说让她换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我一直和她说,每次打电话都要和她提;有一次她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就和我说,你明知道我换了一份工作可能这个家庭正常的开支都没有办法维持,你以后在你能为这个家有所负担之前不要再和我提换工作的事情。一下子,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已经成年了四年的人,还并没有真正的“成年”。我发现自己其实是个挺自私的人,没有承担甚至不愿意承担我这个年纪,在一个这样的家庭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所以,我想,这才是我最近总是觉得无助,无能,无法面对这样“自私”的自己的原因吧。甚至,我在选择保研之前,都没有想过要读研的话,可能又要多三年的时间做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不能让我一直嚷嚷着要换工作的老妈能够早三年换工作。我甚至还想,也许读完研我还要读博呢。
今天是我第一次在成都做家教,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因为害怕每天的家教会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安排打乱自己的节奏(或者这真的只是给自己的懒找的借口吧),总之东想西想了一大堆,才迈出了这第一步,我打算在大四毕业之前把这个家教的工作一直坚持下去,到时候用这笔小钱在毕业那几天请我妈到成都周边好好玩一下。
然后呢,硕士三年我要全力以赴,不想再过了三年,我在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和今天一样,觉得自己无能,无所作为。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每一天,认真的对待每一次和家人的视频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