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79阅读
  • 5回复

如果再看《边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刘婷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9-27
  小时候,我是很喜欢看书的。那时候小,看书是在看故事。借到作文书就看记叙文,借到童话书那自然是最好的。那时候姐姐在上高中,好些时候她跟我说给我往图书馆借几本科幻书回来看,我那时乐坏了,盼了一周,姐姐拿回来一本绿皮封面的书,我不太记得什么样了,当然是十分失望的,科幻书成了我认为的“老学究讲道”(我那时是这般认为的)。但因为七天假实在无聊,我便硬着头皮把《边城》看了一遍,那是我第一次看《边城》。
  你知道一个11岁的小孩看《边城》看的是什么吗?只有当事人知道吧。但其实我也记不大清了,我只记得书里边翠翠陪着他爷爷撑着篙在两岸来去,翠翠家的大黄狗也许趴在门前等着他们。从那以后,如果谈起《边城》,我能想到的就是一个字,绿。翠翠也是绿,书的封面也是绿。但现在看来,边城着实是绿的吧。绿得单纯,绿得明净秀丽。我其实一直想去茶峒那个地方看一看,我也想去凤凰看一看,看看什么样的地方,如此钟灵毓秀,看看又是什么地方,能出现沈从文这样一个人。那个时候,看《边城》,看不出什么。看不出青青竹林里有怎样的惬意,流水长篙又奏出怎样的牧歌。看不出五月天边的云彩是如何美丽,看不出少女与少年之间有怎样的情谊。这些需要细细咀嚼的东西,我似乎都没有看出来。
  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有人家处必有沽酒。青竹桃花,古道人家,似乎是久远到历史深处的事物。也许只适合留存在水墨画里。这样的美好,精致脆弱到让人不忍触碰,仿佛一不小心会碎了一般。这是现代社会的钢筋水泥永远也到达不了的境界。吊脚楼,石板路,略带青苔的城墙,泛着幽深涟漪的河水。混合蝉鸣蛙叫,鱼跃鸟啼。着布衫的小姑娘独自坐在岸边,半人高的野草簇拥着她,她的肤色因为日晒透出健康的小麦色,她的眸子倒映着河水,碧绿纯净。她的神情宁静祥和,又略带忧伤。
  这样的情景,我想再去看一看。
离线彭江南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9-27
现在的边城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样,不过有机会去看一次挺好的
离线彭江南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9-27
你文笔真好
离线贺佳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9-28
又发现文青一枚~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9-30
《边城》,很美,很美。

现在的边城茶峒或许已经没有作品中描绘的那样美了。但是在读者那里,总是保留着自己心中那个美丽边城的。

作品最后说,“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我记得第一次读完的时候,心里惆怅极了。

我也一直想去茶峒看看,总还没有去。那就先让她在我的心里美丽着吧。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彭苑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9-30
沈从文有点像蒲松龄——惜墨如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