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46阅读
  • 7回复

我们要不要见义勇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汪涛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1-11-30
              持续了几个月之久 的小悦悦事件,让人们开始思考很多关于人性和良知的东西。

      3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连续车碾过之后,肇事者逃逸,在场的18位目击者没有一人施以援手,但是却是捡垃圾的阿婆出手救了她。事件发生后,网上引来了对18位旁观群众的谴责,但是也有人对老人的举动发出质疑,怀疑其为炒作。先不说老人是否为炒作,但是试想,一个捡垃圾的老人,应该还不懂得炒作的概念吧?

      这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是不是表明了如今社会的道德的缺失,社会风气的堕落,和法制的不健全?其实,小悦悦事件背后的诱因应该是几年前的“彭宇案”。彭宇因为好心,救了受伤的老人,反而被伤者家属诬告,法官判其赔偿伤者40%的医疗费。那位法官应该不会想到,他的一纸判决书会让多少见义勇为的人退步。彭宇案后,有人在博客中讽刺地写到:“以后要见义勇为要帮助别人,得先拍照取证,找好能给你提供证明的人。”后来,类似于小悦悦事件的事情频繁发生,人们宁愿围观,也不敢救助大冬天摔在路面的老人,小女婴被丢4天也没人救助最终死亡。。。。。试想,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最有力的武器,然而,当人们的见义勇为都没有办法得到法律的认可和帮助,那么,有谁还敢见义勇为?
 
      社会良知的天平已经倾斜,需要道德的砝码将其扶正。
离线肖伟平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11-30
炒作,操作,看见这些字眼,就是一些旁观者的话,不在场景之中,但永远是一些天生看客。说永远比做容易。
离线龙涛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11-30
唉~
类似“彭宇案”的事情也不少见啊~
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别人,很重要啊~
夹在书中的枫叶已经枯黄,而友谊之花却在我们的心中长久的开放,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离线梁静夫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1-30
这个东西我上次帮我同学写过论文,就是小悦悦事件,不过有个“责任分割理论”,大概是这个名字吧,内容是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旁观者越多人们越容易冷漠,因为大家都觉得我不去做会有别人做,这个时候责任感被均分了,而且就算没人做愧疚感也会被均分,如果当时只有一个人而这个人没去做那么就会有很大的愧疚感。这个是有人做过实验了的,而且已经被证实了的。算是十大理论中之一,当时我查过资料
离线王江雷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12-17
引用第2楼龙涛于2011-11-30 20:50发表的  :
唉~
类似“彭宇案”的事情也不少见啊~
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别人,很重要啊~

同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离线雷洁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12-17
我觉得这更是如今的人们的冷淡,我一直持这样的观点: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时候。但如今的许多人将善良和良知日益埋葬在忙绿的生活中,当然了,这其中必有社会的某些因素作用。
离线龙莎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12-18
很多人都爱对一些事发表激愤的意见但大多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真发生到自己身上时一样是软蛋。所以事后放多少马后炮都是毫无意义的。前段时间有个北大的日本留学生跑到我们学校,批判中国教育制度。管他屁事!再说跟我们说能管用吗!都是些无意义的事。
Get outside the box
离线张娟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12-20
法律有它的局限性,例如它的僵化性。当时法官的判决应该是根据法条判案,这也不能怪他。这是他的职业要求。我更愿把这归于立法的失误。至于后来的人群漠视事件我觉得跟道德也有关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