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修了“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这门课,其中写了一篇小论文(其实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老师叫我们自选一首诗或词进行相关赏析什么的。我选了李煜的《相见欢》,这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首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我一直为李煜打抱不平,都说“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只是一个好词人”,我从不否认这一点,但我我不忍见别人如此批判他的政治生涯。
李煜一生都是矛盾着生活,他喜欢诗词,他不愿与兄弟们勾心斗角,可事与愿违,前边儿的哥哥都死了,他不得不当皇帝;之后,我想他是打算好好从政的,可时代不给予他这个条件,唐灭后,进入五代十国的割据状态,总的趋势是“合”,再者,父亲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让这个已是不堪负重的南唐怎去面对?
南唐后主、违命侯——李煜背负着这些肮脏的东西,他是投降了,无条件的投降的,这又如何?难道硬要以卵击石与宋一搏而使南唐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吗?他的死是多么惨烈,日无天日,一杯毒酒,便走了。
世人说他是沉迷女色的,那些浮夸奢靡的诗词便是最好的见证,但我却认为那仅仅是无奈的宣泄,自由被剥夺也就罢了,可当自己准备顺从命运的时候,准备当一个好皇帝的时候,政治上的无奈让他却步。。。我认为他是好的,有难得的帝王情,娥皇是他的执着!
很多很多,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愁!
他是词人,亦是历史上的一名不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