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44阅读
  • 9回复

大师的“错误”与我们的“错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黄林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07-31
    对于学过语文的学生来讲,应该都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大师们写文章,有些句子存在逻辑不通或者句意不通的时候,有些老师总会说这些句子恰好是大师们的经典之笔,然后就是说出一大串自己的道理,当我们听完老师的理由的时候,心底会不由自主的叫好。而一旦我们个别句子存在逻辑不通或者句意不通的时候,语文老师就会把我们叫去办公室,批评我们说‘学了这么久语文,咋还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然后老师会说出一大堆理由,指出我们的错误,然后我们心里就会怀疑自己的语文能力”。
  说实在的,大师们刚开始写文章,句子存在逻辑不通或者句意不通的时候,他们自己也许都没有意识到,而有些老师却能说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这些话是经典之作,而对于我们却大部分时候都是否定的,这也是就是老师是否能包容学生,发扬学生的个性的意识。
  在北大,我们都一个体会,就是不管自己的想法多么另类,只要逻辑上说的通,实践领域里的问题理论上能够实现,老师都会肯定我们的想法,所以在北大的四年我没有了高中和初中写语文作文时候的那种压抑感觉,而是大家都能把自己的想法尽情的展现出来,所以平时都能看到很多新奇的想法,不仅对于老师,对于我们学生都有莫大的帮助。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07-31
也许正因如此,北大才有了培养大师的环境。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张媛媛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07-31
师哥说的对,如果老师压制学生的想法与创意
北大确实不会出那么多大师了
离线彭灵华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7-31
你的这番描述,加深我对北大的了解,对我们也很有启发,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都能够更好的帮助到学生们的发展。
坚持不懈
离线余玲香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7-31
O(∩_∩)O~是的 这样子的做法应该从小就应该倡导,但是很多时候,学生们的突发奇想会被老师压制。
离线刘智勇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0-07-31
你说的情况我就遇到过,很无奈的
离线龙涛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0-07-31
呵呵,比如传说中的通假字?
夹在书中的枫叶已经枯黄,而友谊之花却在我们的心中长久的开放,散发着幽幽的清香!!!
离线杨久凤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0-07-31
龙涛,传说中的通假字是?北大的老师确实很大气。
离线杨久凤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0-07-31
大学里在于有这种大师在,才能造就更多的人才。
离线王友胜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0-08-31
被压制式的教学好象是通病,
不知道何时我们国家教育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们前面发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