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琢磨一个听起来很玄学的东西--结构化思维,当然我自己也没有琢磨透,写出来权当是扯谈,大概是最近一边被老板压榨着写报告脑子写坏了吧,还要啥自行车要自行车= =
先来看什么是结构化思维,结构化思维是指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时,以一定的范式、流程顺序进行,简言之就是从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我们都有个套路。
下面举个简单的栗子,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对,借此说明一下这个东西,比如现在你高考完毕成绩出来需要填志愿,这是一个你无法直接回答的问题,我们需要用结构化思维来将这些抽象的无法回答的问题变成能够被回答、具体的问题,基本路径大概是这样:自我分析--现实分析--需求匹配--做出决定。在每个路径下,我们都可以把问题细分到具体的可以对应的可操作性的问题,比如在自我分析中,我们可以把其分解为性格、爱好、自己的成绩排名、文理科等等操作性强的问题,现实分析下面我们也可以分解成专业、学校、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等亲人的意见等等。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面,我们把原本非常抽象的问题分解为一个个实际可操作的问题,问题就简单多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收集信息和分配权重的问题了。
是不是看上去很玄学?但凡是谈及思维方式这一类软实力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有一种不靠谱的感觉,心想着这点破玩意难道还成精了不成,还能提高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在谈及为内容付费、版权付费的时候,我们嘴上唯唯诺诺,内心深处却是在深深的抵触。我们习惯了免费的知识分享、免费的内容分享,所以一开始就会觉得像知识、思维方式这样的软实力这种东西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我要付费享受呢?扯远了,总之我的观点是知识有价、思维有用。
现实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看似很平常但是实际上却很难直接回答的问题,比如一个女孩会问她男朋友:你为什么喜欢我?或者你自己可能在纠结要不要换个工作这一类的问题,不知所措的时候不妨试试用结构化思维思考分析这些问题,将抽象复杂的原问题解构成一个个可以实际解答的新问题。要强调一点的是,尤其在面对对方问你这一类问题的时候,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按图索骥地把这些东西都一一展示(说)出来,思考的方式和说话的方式往往是两码事,尤其在我们这个含蓄的国度。思考的方式要全面,但是说出来就要揣摩一下对方的意图,说到底,还是城市套路深,不如回农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