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打算在家闲着,把驾照给捂出来,奈何考场搬的搬,教练换的换,没事可做,就帮舅舅看药店。有这么一天,一个人过来买药,无聊就扯起谈,当是很好奇那人为啥知道我的一些情况,就追问了下,原来是我一初中同学的父亲。
他顺势就说起他女儿的情况,当年他女儿直接是由初中就去了民师,现在差不多要毕业工作了,问题不大的话应该就会被分到乡下当老师。我记得当年他女儿的成绩在我们镇上那所不怎么好的初中里算得上十分优秀的了。他说他女儿现在埋怨他为什么不让他读高中,他自己现在也有些后悔,因为目前乡村教师的收入水平太低,而且条件太苦。
这倒是唤醒了我沉睡在脑海里一些记忆,记得我初中时也报了这个民师的志愿,但是其实当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当时并不是对教师有啥偏见,而是我压根就没有这么一个想法,而且当时还需要一点报名费用。至于为啥填报的呢?我依稀记得当时学校校长当时找我谈话的情景,大概意思就是你去报个名,费用学校帮你出。基于这种情况,我老老实实去报了个名。中考后,然后稀里糊涂的就学业成绩这关就过,然后被通知说要去面试,当时我压根就不把这事放在心上,因为本来就不是奔着这个去的。
当时心里也琢磨着,这个东西要是被家里人知道了,八成是要我去走一遭,所以通知来了就先压着,不告诉家里人,过后再说(现在感觉当时的我好机智╰( ̄▽ ̄)╮)。过去几天之后,我就轻描淡写给老爸说了一通,然后,果然不出所料,老爸叫上了在当教师的二伯父来“商量对策”。事情已经被我捂过去了,还商量个鬼对策,他们呀,是来“批判”我的,然后就在家听了伯父一个早上的讲道理,再就是听了许多天老爸的“训导”。
当时的我,是有些懂事了,知道家里当时面临的许多压力,但是骨子里就是有点“倔”,,只会赌气,而不会疏导,更不会换位思考。或许当时应该和家人心平气和坐下来好好谈谈,或许那将会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再回到开头的那件事情上,可能对之前做过的某些事情感到后悔大概是人之常情,在所难免。但是诸位更应该“往前看”,在管理会计中,过去所做的成本对于未来的决策是毫无影响的。因此现在我对特别想对那位我同学的父亲说:希望您和您女儿朝前面看,而不是停下来,确定谁来对前面的过错负责。谁又知道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