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9阅读
  • 2回复

嘉里郭氏基金會《典型案例汇编集》(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管理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5-06-01
编按:2015年5月中旬,嘉里郭氏基金会出版了第一本案例汇编集。本书纪录了2007年至2014年里,基金会在中国协助贫困群体脱贫困、奔小康的典型案例。书中简介了机构愿景、心火燎原、四个策略、及全国专项,并收录文章共28篇——均由12个农村基地、2个城市基地及2个全国专项团队亲自编写。

以下是基金会总裁彭定中先生为本书所撰写的前言和结束语。





前言
几个月前,在一个江西修水贫困农村的村民座谈会上,一位农民告诉我们,今天的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相当快速,而精神文明的发展却远远落后。几十年来,在政府的领导下,中国贫困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一个机会分配平均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却有待我们的不懈努力。而规范与公德的树立又是一个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石,因此,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多年来的努力不是纯粹的投入金钱去进行贫困地区的硬件建设,而是更多的投入时间和心血去改变人的思维,把规范与公德重新在这个社会上树立起来。

我们明白要树立规范与公德,解决当今机会分配不均的严峻社会问题,不能单凭一己之力,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将之付诸实践,并在模式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累积知识和经验进行优化,最终将之复制推广。我们也知道,改变人的思维没有捷径,需要用心花时间一个一个项目的来实现,由选项、立项、执行,到最后的绩效跟踪和结项的整个流程都需要严谨、规范。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应该是目标清楚,但手段灵活。而每个能成功改变人思维的项目,虽然手段不尽相同,但都能成为一个能帮助达到最终目的,建立一个有规范、有公德的公平和谐社会的案例。

这些不同的案例如今散布在全国12个农村基地及2个城市基地,也涵盖了卫生、教育、产业及环境等领域。而这四个领域的同步切入,构成了我们以人为本的整体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我们希望它最终能帮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的敬天爱人最高境界。

这本典型案例汇编集,将我们这几年在这片土地上实践这个可持续、可复制模式的心路历程有系统地提炼出来,希望能帮助那些愿意投入时间和爱心的个人和团体,按着这套模式和我们一起去帮助更多没有机会的人,更有效地去帮助建立一个有规范、有公德的公平和谐社会。


结束语
由这些案例里,我们看得出社会问题向来都是非常复杂,而且根深蒂固,它们由来已久,也不会即时消失。然而我们相信,我们所建立并开始投入实践的解决一个严峻社会问题的模式,在过去8年里就像这些案例所显示的,已经带来了一些虽然细微却意义深远的改变。

这些案例建立的过程帮助了我们更透彻的理解相关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帮助我们寻找到真正能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可行办法,这为我们带来了信心,对这套模式进行有序的转让和复制,以此来扩大它的影响及覆盖面,希望这种正面的影响力未来在社会能长期地持续下去。

我们这个社会总是喜欢聪明人,其实我们更应该佩服傻子,因为历史证明,人类文明的进步是靠坚持,靠那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傻子。这些年在中国贫困地区的工作,让我们更深的感悟到人生的意义——人生不只是为了安身,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是为了立命,别人因为遇见你,而生命变得更美好。这本案例汇编集所陈述的不光是一些安身,更是如何立
命的故事。

前面的路依然艰辛而漫长,但我们知道,我们今天的用心、花时间,是为了在这片土地上播下明天希望的种子!这也让我想起了唐代布袋和尚的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彭定中
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总裁
2015年4月28日

离线刘格斯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6-08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确实内涵很深,也可以说是贯穿全文,慢慢品尝
刘格斯
离线彭灵华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6-30
任道重远。时间真快,记得那会刚从保靖开始,现在一晃8年过去了……

相信很多人从中受益,将关爱他人和敬重大自然的心传承下去。
坚持不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