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湖南人,过年的各种习俗大概都大同小异。但是各地总会有自己的小特色的吧。我先来说说我们这吧。
我们家没有小年的概念,只过大年。年前房子内外打扫好卫生,该晒的晒好,该洗的洗好。然后就开始置办年货。虽然跟爸妈去过几次,却仍然无法一一列出需要的东西,总之基本都是吃的。有几样是必要的:鸡,鱼,猪肉,还有瓜子花生,饼干糖果之类装盘的。还要挑上豆子去做豆腐。大年三十那天不能杀生,所以必须提前把需要处理的活物都提前处理掉。
实际意义上的过年其实是年三十下午。团圆饭我们叫根饭(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写),吃饭前先祭天神,把桌子摆到堂屋外面(门口)桌上摆一个财鱼(鲤鱼),一个全鸡,一碗豆腐,一碗萝卜汤。放一封鞭炮,烧掉纸钱。然后撤掉端上团圆饭的菜,第一个菜不能上鱼,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再盛点饭祭一下先人(未满三年的在旁边另置小桌)。当一切就绪后,再放一次鞭炮,就开始吃团圆饭了。年三十晚上家里所有的灯都要点亮,整夜不熄。通常这个时候一家人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在晚上零点前放一封鞭炮关财门,把大门关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放第二次鞭炮之前不能再打开。所以在外面玩的这时候也得回来啦。小孩子据说要守岁,但是我小时候没守过,常常很早就撑不住了。
新年初一不能倒垃圾,不能嗑瓜子。新年第一次出门,稍远一点就要放鞭炮了。新年第一顿吃饺子,绝对还少不了茶叶蛋。剥一个蛋吃,预示新的一年圆圆满满。
接下来就是到处走亲访友,拜年了。原则上是晚辈先给最长的长辈拜年。当客人来了,首先就是鞭炮迎接,然后是递上一杯茶水,端上一盘装了各种零食的盘(俗称团盘)。拜年一直延续到元宵节。期间有人过来串门,都应该递上茶水,直到出节(过了元宵节)。然后年就过完了。常常会剩下一堆食物,来不及吃就坏了(浪费啊)。这就是我们的年咯,你们那有什么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