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的初衷:大部分人认为医生收入高,其次剩下的人中有一些人是真心想要救死扶伤的,另外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认为医生受尊重,最后剩下的人是因为父母的因素才选择学医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生杨庆以医生职业“苦、累,收入低,风险大”为由通过微博劝女儿不要学医,女儿曾一度以死相逼,最终父亲才让步。
医学生缺乏道德观:医大学生摆pose颅骨当“皇冠”,对尸骨不敬当医生也就对人不敬。
医学道德缺失的原因:1、只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忽略对社会适应的教育。2、不断灌输学习专业知识,业余爱好培养缺失,人际交往匮乏。3、停留在书本上的道德教育,应付于试卷上的道德教育。4、医德教育内容与现实的矛盾冲突。5、医德教育缺乏实践活动,对医学教育地位认识不到位。6、缺乏医德教育评价体系。
中国医学生学习现状:我国的教育模式是理论型的,说得好听点是“科学家式”,难听点则是“书呆子式”。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临床医学虽多了个“Clinical”,也未能独善其身。大家在 5-8 年甚至 12 年间翻烂了一大堆大部头,算得上满腹经论。然而,等到朋友们满怀信心地在医院一“临床”,不管你是学士还是博士,绝大多数会“倒床”__我们当年也一样。临床医学未必是最复杂的自然科学,但它人命关天,所以医生是这个世界要求最高的职业。也正是这个原因,欧美国家的医生教育和培养周期长达 10 多年,部分国家达 16 年还需要“双博士”。尽管受历史和现实影响,我国医生的平均受教育和培训期短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职业门槛也为世界最低。但这种现实正在迅速改变:10 年前还是本科吃遍天,而今早已硕士寸步难。可以预见,对于新医生来说,未来面临的冲击将会“史无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