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天水围的日与夜》,一部没有故事的故事。
自始至终,电影没有一个故事情节。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一个故事,而是如一幅静态的素描画,描绘着现代港人——应该说是香港低层人民——生活起居。
看的时候,如果不看进度条的话,总一直以为(或者说一直期待着)会发生点什么故事,譬如说,张家安和老师Ms. Cui之间会产生师生恋情?张家安和她表姐之间会发生姐弟恋情?但是终于什么也没有什么发生,电影演完了。
没有故事的故事,平淡的叙述中满溢对真,善,美的赞誉。作者通过并不说教的手段,教会人们看清,或者说拾回生活中那些弥足可贵的点滴。仿佛在告诉我们,“瞧,这就是生活”,一如电影的英文名"The way we are"所寓。
毫无疑问,“爱”是这部电影里唯一的主旋律。
有关此片导演许鞍华(转载自网络):
作为导演,许鞍华在香港影坛上有着其特立独行的地位。她对类型片技巧的圆浑掌握,令她无论拍摄惊悚片、伦理片、武侠片以至纪录片,都挥洒自如。难得是在商业市场的考虑下,她的多部作品仍渗透着浓浓而共通的作者信息:对过去历史的执迷、对飘泊人间的关怀怜惜、对个人与城市变迁的重视,使她的作品成为香港影坛上,罕有能平衡个人言志与类型取向的极佳示范。无论是借倾城传奇抒发末世感性,还是罕有地以基层运作故事背景,甚至以重现经典去写民族情,或是淡然低回地作自传,都能得心应手、言之有物。透过回顾其重要作品,我们在感受许鞍华的电影风格与独特感性之余,亦可细细体味香港人在这幻变年代的百般滋味。
许鞍华的原意只是想拍一部心爱的电影,不用为考虑市场而刻意走商业路线,那样的道路走了几年,她几乎对电影失去了热情,对于《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成功,许鞍华这样总结道:"现在的观众希望看到反映人性较深层的内容。当他们坐下来,是想要在电影里重新发现自己,找回人生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