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0阅读
  • 2回复

弱冠之年:说说中国互联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谭必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4-05-28
— 本帖被 孙佳 执行加亮操作(2017-10-16) —
          前几天从手机上读到一篇文章,提及马云、马化腾等这些国内互联网大佬平时不读书或者读书很少这种现象。文章写道吴晓波前段时间做出猜测说这些大佬平时不怎么读书和他们从事互联网行业属性有关。那么中国的互联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行业呢?换句话来问就是已经步入弱冠之年的中国互联网的曾经发生的,当下进行的,未来将要发生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首先解决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互联网大佬们不爱看书?互联网的时效性和创新性远远超出了书本的更新程度,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颠覆随时在上演,“快鱼吃慢鱼”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作为这个行业的竞争者,快节奏显然没有留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培养像“读书”这样的一种人文情结。答毕后进入正题。(解答强迫症……→_→)
    中国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短短20年间,互联网格局在中国从最初的新浪、盛大、网易等公司百花齐放到今天的BAT巨头争霸,发展趋势从单纯的通讯,搜索到社交,电商等等综合纵深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就好像一个人从小孩到成年这一过程一样,经历了孩童时的幼稚,青春期的叛逆,成年前后的磐涅,中国互联网行业已经崛起成为一个巨人。
    但在行业发展整个过程中,其速度无疑是足以用“吓人”此词来形容的。在经历了20年的狂奔以后,这个行业迎来了巨头争霸的时代,BAT的疯狂扩张行为,在集约产业规模的同时,也加剧了整个行业的竞争气氛。巨头们虎视眈眈,剑拔弩张,而作为这个行业数量上的大多数,小企业们人人自危,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出局者”或者“猎食对象”。这种“不快即亡”整体行业情绪的背景下,无论是巨头老总,还是虾米老板,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对未知未来的焦虑。可以说,当下的中国互联网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不再单单是技术层面上变革,更多的,是指向战略布局、市场规模、企业文化等非技术层面的变革。
    但是当在说上一段的时候请注意: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成熟的阶段,而之前的互联网只是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成长过程。俗话说得好:女大十八变。国内互联网产业的不断成熟,至少我看来,必将引起一场行业的大洗牌,而今天的BAT格局的初现,正是这场剧变的序幕。中国互联网到底何去何从?我们无从得知。这里不妨大胆做两个不严谨的预测:其一,至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互联网行业可能会表现出一如既往的高速发展步伐,但从行业格局变换来看,行业洗牌的速度可能会慢下来,基于行业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数量的减少以及企业文化的“屏障”作用。其二,互联网行业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会更加密切,今天的互联网发展方向,有趋于向实体经济靠拢的势头,这样的趋势在电子商务领域表现得淋漓尽致。未来的互联网行业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必将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洽共生的生态关系,因为互联网行业作为一种“虚拟”行业,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而实体经济的繁荣必将受益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这些猜测当然仅仅代表个人观点。
    回归原来的话题,中国互联网行业风雨中已走过20年了。在这20年的时间,有人可能平平庸庸,有人可能登峰造极;20年的时间,中国互联网产业像竹笋一样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日益成为整个经济产业格局中的参天大树。20年不长,却可以成就一桩又一桩的奇迹。下个20年,互联网发展的方向会在哪里?而作为这个行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你又会在哪里?
[ 此贴被谭必勇在2014-05-28 23:27重新编辑 ]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谭必勇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5-28
第一次写类似这样的东西,写得不好请见谅...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1-25
没有实体经济,那就是泡沫。
少年,奋斗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