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42阅读
  • 8回复

一点感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莎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3-06-29
— 本帖被 谭必勇 执行加亮操作(2013-09-26) —
      教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随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落后的偏远小山村,教育条件有如天壤之别。长期的历史原因,人自身的主观原因,在加上国内形势,使他们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在山村里,教育基础薄弱,起点低,再加上后期的投入不足,师源来源不足,还有学校自身的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学生流失等等。虽说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但在严峻的形式下,谁又能坚守着这一信念呢。为了生存,很多家长不得不喊着泪对孩子说:“孩子,我们对不住你,家里实在太困难了,要不你跟村里的谁谁去打工吧”。干脆有些家长,直接认为,读书有什么用呢,谁谁谁没读书,早早出去打工,现在还不是活的好好的。沿海经济的发展,让贫困山区掀起了打工热,也造成了学生流失的严重。没有冬暖夏凉的办公室,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高级的办公桌,没有高额的工资,甚至没有一条平坦的路去学校,这就是山里的学校,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使的山区师资队伍如此的薄弱和不稳定。当然,老师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有为自己选择自己人身的权力,也要考虑自己的将来,这很让人理解,所以我们也很感动,很敬佩那些背着孩子上学,在摇摇欲坠的课堂里给孩子们传授知识的老师们。但这些人毕竟是少数,当他们老了,退休后,谁来接他们的班?这是一个无人知晓的问题。所以要想加强山区师资队伍稳住师源,要从根本上入手,政府应该下更多的力量去解决这件事。政府可以适当的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同时也要加强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如今就业压力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即意味着失业,有很多的大学生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可以动员他们首先回乡,作为后备队伍,同时给与他们一些经济补偿和其他补偿。再加强师资队伍着客观条件的同时,改变主观态度也是尤为重要。由于山区的老百姓,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大部分只念过小学或者是文盲,所以要解决山区教育问题,改变山村对教育的认识也是尤为重要,提高他们对基础教育地位的认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思想。要使他们改变主管观念,同时,社会也应该帮他们解决经济困难,使他们不会因为没有钱而上不起学,这样,从经济和思想两方面入手,则会事半功倍。
Get outside the box
离线陈小凤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7-19
分析的很不错!农村教育确实面临种种问题。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7-19
准确来说是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均衡
少年,奋斗吧!!!
离线余玲香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7-26
任重而道远……
离线李喜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9-19
改革需要时间,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离线谭必勇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9-26
让孩子上学,是很高尚的行为;让孩子辍学打工,是很现实的举措。究竟父母怎么抉择?还是那句老话:收益和风险呈正相关,投资就没有收益。
离开痛,学着走。
离线雷洁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9-27
现在的大学门槛的公平性已经失衡
离线刘格斯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9-27
资源需要整合 利用
刘格斯
离线王梦兰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3-09-27
      我们村的学校就从有初中到最高六年级再到现在的最高三年级,上四年级都得去镇上,好可怜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