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分享一篇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一位同事写的文章,愿大家也有所收获(为保护相关人员隐私,文中已略去作者及相关人员的姓名)。
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我非常荣幸地又一次参加了总裁培养计划 - 跟随彭博士一起走访了墨江基地。一年中有两次机会跟随彭博士出行让不少同事倍感羡慕。第一次是由人力资源部安排,第二次是我主动申请,因为按照该项培养计划的要求,以后的机会对我来说将越来越小。
随着自己对基金会了解认识地进一步加深,两次随彭博士出行,都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而且一次比一次体会深刻。这次墨江之行,有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却让我记忆深刻:
11月29日上午,按照行程的安排,彭博士为墨江县全体副科级干部所做的《向中国农村贫困挑战》的演讲结束后,彭博士和基地的主任、同事与县委、县政府有一个会谈。当我们一行人走进县政府的会议室时,主人家已将座位席布置好:我们这一方的正席位置摆放的是彭博士和我们三位培养对象的座位牌,而基地段似海主任的座位牌却被放置在会议桌的边席上。这时,彭博士立刻要求将我和段主任的座位进行调换,我和此次随行的春玲随即将我们俩的座位牌与放置在边席上的段主任和李兴旺主任的座位牌进行了对调。
在离开墨江的最后一个晚上,彭博士与我们这次随他学习的三位同事进行了座谈交流。座谈中,我和春玲都不约而同地提及换座位牌的事情,彭博士随即从他第一次接触云南各级政府到墨江基地的成立,直至现如今墨江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及我们墨江基地的团队发展状况向我们娓娓道来他对换座位牌的目的:1、向当地的政府表明我们墨江基地团队的领导核心;2、向墨江基地年轻有为的段似海主任表明他的重视和尊重。
这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却让人感动:尊重体现在细节中。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品格和能力。它不是体现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人们不经意的行为细节中。
我相信基金会的每一位同事都非常尊重或敬重定中先生和郭鹤年先生,而且这种尊重不是因着他们的地位或财富,而是由于他们身上具有的一种伟大 – 平凡中的伟大。
有一句话:再怎么伟大的人,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再怎么伟大的事,首先是一件平凡的事。人,是从平凡逐渐走向伟大的。人的伟大,往往是表现在平凡的生活和小事上,而不是表现在惊天动地的事件中。就如我们基金会的工作,我们每天做的是影响人、改变人的工作,讲起来是一件很宏大的工程,但这个工程的成功却要靠点点滴滴的细节和小事来累积。因为我们每天接触的人大都是生活在底层的中国贫困农民和基层的医疗、教育工作者及基层政府工作人员,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很平凡甚至琐碎的事情。
这次在墨江,定中先生也特别安排与墨江的爱心医生和老师进行了座谈,座谈中他还特别就星火燎原项目与大家展开了探讨。星火燎原项目的主角,换句话说该项目的执行人就是一群平凡的爱心人士,事实上,在过去的平凡日子中,他们已经在做着不平凡的助人为乐的事情。星火燎原项目就是要助他们一臂之力,将他们谦逊地认为他们所做的平凡之事引向伟大 – 让更多的人被感动,更重要的是人们被感动后带来的积极行动和社会正面效应。当然,这的确是不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到其美好成效,但我们不争朝夕,而是放眼千秋。当有一天,我们见到我们站着的方圆大地由贫穷落后变得日益和谐昌盛时,那时,谁能说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琐碎的呢?谁能说那些我们与之共同奋斗的村民、乡村老师、医生等只是社会变迁中的一群小人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