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55阅读
  • 1回复

转载:用理解来表达需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杨秀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8-09-29
— 本帖被 管理员 从 谈天说地 移动到本区(2010-12-04) —
这篇文章是关心我们的朋友秦梅让我发上来和大家分享的。
谢谢秦梅,一直关注着我们。

我在和我们的同学通电话时,发现有些同学在理解他人方面有些欠缺。譬如说,我们有位同学,也许是因为种种的原因,很少来参加我们每个月一次的QQ聚会。在最近这次开会之前,我按照惯例打电话给他(在此之前的约一个星期,彭灵华已经打电话给所有能联系上的同学,告知他们开会的日期,也包括这位同学),问他是否有时间来参加会议。这位同学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开会的日期是不是能改一下呢?每次都不参加,我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我那天呢,正好有课要上……

我当时听到这个同学的说话,感觉非常惊讶,因为我从没有遇到过如此……。如果这位同学稍微有一点为他人着想的意识,他首先应该想到,在开会的前一天(当时距离开会只有一天时间了)改变开会日期,会牵涉到所有原计划参加会议的人的时间安排(这些人总计起来约有20位,其中包括彭定中先生)。会议日期的改变,确实可以让这位同学终于能参加本次会议,但是这样一改变,也许其他的人里面有若干位将不能参加会议,或者他们将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日程安排,放弃一些本已计划好的事务,而来参加此次会议。

但我听这位同学的口气,得到的感觉好像是如果我们不改变这次会议的日期,造成他这次仍然不能参加会议,那么就是我们的不对,或者怎么说。总之,那种语气给我的感觉……抱歉我不知道如何来形容。

每个的时间都是宝贵的,因此,我们务必要在约会等和时间相关的事情上时时尊重他人。我相信,就算是彭定中先生,他也绝不会在距离开会只有一天的时间里,来提出改变会议日期的要求。据我所知我们的任何一位成员都未曾这样提出来,更别说用这种态度来提出。

我真正希望这位同学在为他人着想这一方面好好做一做功夫。


秦梅推荐的文章:用理解来表达需要

    杰克和约翰是多年的同事,好朋友。一次,他们两人一同去曼哈顿出差。早餐后,约翰说:“我出去买份报纸。”过了5分钟,约翰空着手回来了,嘴里嘟嘟囔囔的发着怨气。
    “怎麽啦?”杰克问道。
     约翰说:“我走到对面的报亭,拿了一份报纸,递给那家伙一张10元的票子,让他给我找钱。他不但不找,还从我腋下抽走了报纸。我正纳闷,他倒没好气地开始教训我,说他的生意正忙,决不能在这个高峰时间给人换零钱。看来,他是把我当成借买报纸之机换零钱的人了。”约翰认为,这里的小贩傲慢无理,不近人情,素质太差,很可能都是些“品质恶劣的家伙”。
    杰克请约翰等一会儿,自己向对面那个报亭走去。
    杰克面带微笑十分温和地对报亭主人说:“先生,对不起,您能不能帮个忙。我是外地人,很想买一份《纽约时报》看看。可是我手上没有零钱,只好用这张10元的票子。在您正忙的时候,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卖报人一边忙着,一边毫不犹豫地把一份报纸递给杰克,说:“嗨,拿去看吧,方便时再给我零钱。”
    约翰看到杰克高兴地拿着报纸回来,疑惑不解地问:“你也没有零钱,那个家伙怎麽把报纸卖给你了?”
    杰克真诚地说:“你我之间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的体会是:如果先理解别人,那麽自己就容易被别人理解;如果总想让别人先理解自己,那麽自己就容易觉得别人不可理解;如果用理解表达需要,那麽自己的需要就容易得到满足。”
   
[ 此贴被杨秀春在2008-09-30 00:10重新编辑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彭灵华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0-12
很谢谢秦梅推荐的文章,善解人意的却是很重要,很多时候就是你成功的钥匙。
坚持不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