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37阅读
  • 4回复

网站发帖“一对二”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涛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0-10-07
各位同学:
大家好!
针对去年的“网站‘一对一’计划”,我们今年做了一些改动,考虑到很多老生要工作、准备考研,在时间与精力上面分配不过来,也是时候让新生接受锻炼、老生享受一些福利了。详情如下:网站发帖“一对二”计划,其目的还是确保每位同学在网站发贴方面都达到《基本职责》中规定的数量与质量。

“一对二”计划具体安排:



“一对二”计划安排依据:
1、大家课余时间的多少以及学业的轻重

2、首先是确保了每位工作了的同学、要准备考研的同学和我们10年新加入的同学都在右
边了,右边的同学基本上都能被提醒两次

3、加粗的同学为地区联系人,菜家莲、龙知是因为该地区要负责的同学太多,考虑到他
们工作量的问题,所以由我来一次性通知就好了

4、有的同学之间可能接触得不是很多,关系不是很亲近,所以刻意放一起,给大家一个
互相联系的机会,让大家更亲近一点

5、给一些平常在素兰大家庭中默默无闻的同学一个表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责
任心,也是让同学们直接参与到我们的素兰工作当中,明白我们的工作流程


在《网站发贴“一对一”计划》中,采用逐级问责制度:

配对中的2位同学一左一右,“左边同学”负有帮助和提醒“右边同学”的责任。如果“右边同学”出现“不合格”,与其配对的“左边同学”将被问责。如果“左边同学”出现“不合格”,其所属地区的“地区联络人”将被问责。如果“地区联络人”出现“不合格”,“服务部部长”将被问责。如果“服务部部长”出现“不合格”,“整体协调人”将被问责。

目的是确保每位同学在网站发贴方面都达到《基本职责》中规定的数量与质量。

祝一切顺利

王涛
[ 此贴被王 涛在2010-10-07 12:51重新编辑 ]
离线谢杰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0-10-28
两位学姐的通知包我身上,另外,我还会通知点另外的同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0-11-06
引用第1楼谢杰于2010-10-28 23:57发表的  :
两位学姐的通知包我身上,另外,我还会通知点另外的同学。


谢杰,我相信你确实是愿意这样去做的。不过,我想给你提一个建议是,凡事我们最好“先做,后说”。之所以想给你提这样的建议,是因为在我的印象里,你不是第一次说出“这事包在我身上”“这事我全权负责”……诸如此类的话了。但是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包在你身上”、“你全权负责”……的事,好像我并没有看到一个你所承诺的结果。我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自己都是在哪些地方说过这样的话了。你可以去察看一下自己的发贴,检验一下我说的是否属实。

其实我理解,有些时候,看到一个美丽而伟大的构想或计划,我们总是容易热血沸腾,喜欢先夸下海口,“这事我一定会办好”,如何如何。而事实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能我们都已经把这个事情给忘记了。一个人连他所作过的承诺都不记得的话,那么只能理解为这个人的承诺是根本不值得相信的。

我以前也犯过同样的毛病,可能不少年轻人都犯过这个毛病。说白了就是,人们有时候对他人作出承诺,很可能他只是图那一时的痛快,图那几分钟的“自我感觉良好”,图那众人注视下的“光辉形象”带给他的满足感。就像某些企业家喜欢在公众场合承诺“将给灾区捐款多少”,但事后他们未必会去执行。

所以,我们宁肯“先做,后说”,而少一点“先说,后做”。因为“先说”总是承担着风险,即“说了但未必做”的风险。这是拿自己的信誉在开玩笑。

当然,请不要拘泥于文字来理解我的意思。不是说所有的事情,我们都只能“先做,后说”。那样的话,很多事情就成笑话了。譬如说,我们的同学们暑假去做爱心家访,受访的家庭可能有些意愿想通过我们去传达给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而通常情况下,这个事我们是可以做到的。那我们当然要诚恳地答应他们,“请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您的愿望传达给基金会”。当然特殊的情况另说。

如果“先说,后做”,那么所“说”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到。
[ 此贴被杨秀春在2010-11-06 16:52重新编辑 ]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欧阳于蓝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11-07
王涛说这样安排也是为了和平时没打太多交道的师兄师姐们联络感情
(*^__^*) 嘻嘻……
好办法
找到理由去 骚扰 彭苑师兄和文雅师姐了...
离线彭飞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2-10-14
话说,这个今年还继续不?
世界上本没有路,有了腿便有了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