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闲下来,就容易想东想西,徒增烦恼。倘若自己被大堆的学习任务和工作推着向前走,反而会充实得多——百忙解千愁嘛!
大一已经过去,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尝试,人成长了很多。但是,长大也意味着要考虑得更多。比如现在,就面临着大二专业分流的选择,我们社会学大类要在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工作三个专业中选择一个,我犹豫了很久。我的一个朋友,在期末周就已经向心仪的导师发了邮件并约定好了,成绩还没出来,就进入了社会工作系。(她认为自己不喜欢人类学,社会学能力又没那么突出,而且她的导师很牛,愿意带着学生做项目)我呢,不喜欢社会工作,对人类学感兴趣,但是社会学能力还行,真真是很犹豫了。目前厦大人类学学科排名是B(可能是因为人类学开设的院校很少),且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大多是宗教、宗族、社会关系,我觉得适合研究但难以转为实际应用。但是社会学的研究议题很多,教育公平、性别、城市规划、数字媒体等等,前沿且应用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社会学就业面更广,虽然现在大家都默认会读研究生。在反复挣扎中,我还是没有主动向老师发邮件,我想等着成绩排名出来,到时候再看。很多时候,顺其自然,尽力而为。
所以在小学期,我接了很多任务。厦大国际的公众号运营、青春厦大的采访、学生干部的换届以及坚持每天跑步、一周几次游泳。没给自己留太多的个人时间,因为我稍微闲下来,就容易在小视频中被贩卖焦虑,虽然我知道这是部分人的呻吟,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但是还是要继续生活继续向前。
所以,究竟选什么,我现在还不知道,或许我可以选社会学,然后选定量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方向(我讨厌定量,觉得这是一个单纯从数据得出结论的方法,但是很多时候受访者填写问卷的时候会有一定欺骗性,会把期待设高,把个人情况放低),在这个过程中挑战自己。但是也不确定,希望在这一个月里我能慢慢找到答案。
内容来自[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