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调剂复试的时候,面试老师问我梦想是什么,我说成为一名工程师,要实实在在做出一些东西来。
研一第一个星期回研究所见导师,老师问我要做科学、工程还是科学工程都有的那种。我果断选择第三种,理由是我觉得我数学不好,有一点工科基础,做事还算勤奋。
自始至终,我一直都挺喜欢做工程的。直到九月一号,老师叫我写一个报告,九月十七号,他叫我写攻关报告。
开始我基本上是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写,写了十天左右,大概两万字,很多文字都直接复制我之前攒下的资料,这个阶段还算轻松。
十七号晚上,老师发我一个模板文档,是“关深”阶段攻关情况报告,要我二十一号的时候和他讨论初稿,我的中秋假期就这样“咻”的一声不见了。好在我以前有写总结的习惯,四天时间勉强肝完,这个阶段我有不开心的感觉了,感觉写文档好浪费(假期)时间。
二十一号讨论完初稿,老师叫我添加数据、再梳理内容,二十八号的时候再和课题组其他老师一起讨论。加班加点,终于弄完,文档已经达到三万字左右,差不多一百页。这个阶段我感觉已经有点讨厌科研,或者说讨厌做工程了,周期很长不说,还很难出成果、出论文。
二十八号,我们课题组讨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组内其他的老师。我也得到了组内负责科学的老师的指导,从头到尾梳理了我的报告,指出了很多不足,并告诉我修改的思路和方法,还指导我修改ppt。
说实话,我导师都没这么细致的和我一起梳理过,每次汇报完他都说写的不错,内容详实哈哈哈哈。我估计我导师是负责工程技术的,所以更关注我的技术实现,而非报告的组织架构。
这个阶段我觉得写文档好像还是有点用的,能够帮助我理清很多问题!
九月还是很忙的,不止忙上面的东西,还有投简历、笔试、面试,搞得我筋疲力竭,但好在已经过去了。下个月八号专家评审会议,我有机会做二十分钟的报告,还是挺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