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觉醒年代》后,我对鲁迅先生又多了一份好奇,再加上急需恢复英语六级带来的伤害,所以,考完六级的晚上我就立马预约了第二天的鲁迅博物馆门票。
从我们学校到鲁迅博观,坐公交车过去,其实不算远。但因为我路痴的属性,而且博物馆又在一个胡同里,导致我下了公交车后,原地转了好几圈,才成功找到正确的路。这时候,还得吐槽一句,不愧是缺德地图了,它有一半的锅。
正门进去,有一个小池塘,池塘上面立着鲁迅先生的雕像。往里走,到达展览厅。展览厅分两层、按时间顺序详细的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一个人慢慢的走着,看着,从鲁迅先生的出生看到先生的逝世。展厅不算大,如果看的不够仔细,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看完。展厅里有很多鲁迅先生的照片,年轻时候的鲁迅先生,给我的感觉是青涩、稳重、坚毅,而中年之后先生的照片,给我的感觉多了一份锋利,也不知道是否是受小时候对先生的印象的影响。小时候,读先生的文章,以及小时候书上先生的照片,让我一直觉得先生是一个性格严肃、言语锋利的人。从先生的照片里,我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先生照相时,总是喜欢两只手握在一起。其实整个展览看下来,我都是很平静的。但在最后一处,听着耳机里讲解念的鲁迅先生写的遗嘱,看着写着的“距逝世前十一天“、”距逝世前三天“、“距逝世前一天”,我还是忍不住有一些悲伤。
从展厅出来后,我去往了鲁迅先生故居,故居是一个四合院。入口右手边的一间房子里简单的陈列了鲁迅先生在北京时几处住所的情况,而其居住过的房间并未开放,不能进去,但房子很小,从打开的们和窗户就能一眼看尽屋内陈设。
从故居出来,我重新返回到展览厅旁的纪念品馆。纠结很久,买了一个新青年的蓝色帆布包。本来一直纠结买白色款还是蓝色款,但在我的纠结过程中,没想到白色款竟然一下子就卖光了,不过这倒是帮我省去选择的麻烦。今天,帆布包已经背起来了哟。
还有一些意外的小惊喜,展览中看到了陈延年先生的照片和介绍,纪念品店门口看到了一只可爱的猫猫,(还有回校的时候遇上了下雨,被淋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