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实绩都在用数据比量,比如就在昨天,猫眼在恭喜昊然弟弟成为首位95后百亿电影人,这一则消息出来后,恭喜的有,嘲讽的也有。
并不是每一个公民都能很好地实现政治上的投票权,在每个国家都是如此。但是互联网社会,我们每一天都在亲手行使着投票权,你点击一条新闻贡献的流量,你给一个up主投的币点的赞,你在那个黄色或蓝色的APP上给卖家评的分,你发表的一篇商品测评等等……
我们每投出的“一票”都在决定着互联网上的内容,以及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小到或许只能引起一个个位数字的波动,又大到能让资本跟随着大家的投票而移动。拿电影市场来说,就在前几年,凡是有流量明星参演的电影,加上后期卖力的宣传,票房轻松破亿,资本马上嗅到了钱生钱的办法,大家都不踏踏实实做内容了,拉一帮流量明星们参演,再拼凑个剧本,马上就能制造出一个流水线的产品赚钱,于是烂片越来越多。而自从《上海堡垒》翻车后,观众都不愿再花钱为这些电影买单了,市场又慢慢开始注重演员的演技和剧本的内容。
我们常常吐槽媒体人没有公德心,但忘了背后有一群天性就爱看猎奇性新闻并为之投票的人类,我们常常吐槽某些网购产品与实际描述不相符,但忘了背后有一群天性爱拿好评返现并为之投票的人类,我们吐槽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怎么会有人喜欢的时候,忘了让我们发表意见时我们从来都是疲于表达……当我们调侃社会缺乏民主和公民自治的时候,是否应该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在认真地行使这个特殊的投票权。
当我开始这样想的时候,会珍惜每一次投票的机会。不喜欢看某炒作女明星的热搜,她的新闻就绝对不会点开;看到好的原创内容,一定会点赞或者投币;网购的商品真的质量堪忧,一定附上图片认真给差评……我的每一次投票,都在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哪怕它微不足道。当然,也要为自己的每一次投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