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72阅读
  • 9回复

回看改革四十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王小霞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19-03-30
— 本帖被 陈有兰 执行加亮操作(2019-12-02) —
  我是一个湖南妹子,从小生活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大湘西里。四十年前,这里的穷山恶水阻断了很多发展的道路与契机。我们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医疗技术不发达,重男轻女的思想也很严重。这导致了很多悲剧事故的发生。当时的货物商品还没有现在的五花八门,各式各样,人们除了必要的食物,生活用品的购买,不会像现在无聊的时候商逛逛,网上shopping,游戏城里玩的不亦乐乎,想出门办事时滴滴叫车或者自己驾驶。四十年前的普通老百姓出一趟远门只能乘坐行驶缓慢的火车。
  从小我就喜欢听奶奶说父亲小时候的故事,与其说那是故事,不如说是四十年前真实生活的写照。父亲小时候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富裕,日子过得缩衣节食,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是上山砍“巴毛”(湘西本地的方言,书面语叫“香茅”,是一种很锋利的野草,那时候可以用来喂猪,当猪草),100斤1块钱,一天下来也挣不了几块。父亲四岁时就跟着奶奶上山干活,年幼的他需要帮忙捆“猪草”,捡树藤,背着比他还大的背篓上山下山,小小的身板已经开始支撑起家里的生活来源,那年是1978年!湘西大部分的人们都是靠干农活,做小工来挣钱养家。
  父亲十八岁的时候进入了我们当地的一个旅游航运公司,他自己承包了一艘客运船,那时候火车道通到了我们家乡,像一条盘山而居的卧龙兜兜转转穿过大湘西,来来往往很多人流量,也为我们当地带来了发展,小工厂,小企业慢慢的都建立运转起来,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多,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工作待遇。父亲也在那时候为家里修建了新房子,买了新家具,那年是1992年!湘西的大部分人都有了稳定的收入,盖起了大房子,心里乐开了花儿。
  父亲二十四岁的时候,家里又多了一名新成员——那就是我。为了迎接我这个小生命,妈妈提前住进了大医院等待剖腹产。奶奶说我快出生的时候医学技术发展的真是快,看着那些先进的仪器,虽然一头雾水,看不懂,不清楚是些什么,但就是一眼瞧去就觉得很高级、先进。1998年正月里,我在家人的满怀期待下顺利地降生于这片美丽的土地——湘西,这个我日后生长了十几二十年的地方。那年香港回归一年,邓小平先生逝世一年。
  我七岁时就读于罗依溪镇的“罗依完小”,一个有着几十间教室的小学,篮球场,跑道,足球场一应俱全,各类设施都比较完善。每当看向升旗台上随风飘扬的鲜红旗帜时,我总会想起父亲的话:“改革开放好啊,现在的生活真的是我们小时候想都不敢想的,你看你们的学习环境跟我们那时候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么好的学校,这么好的老师,这么好的设备。我们那时候就是两间破砖瓦房,几张桌子凳子,几个老师,你们多幸福啊。”那年是2005年!湘西大部分的孩子们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正规的训练。
  十三岁的时候我就读于省城中学“古丈一中”,县城和我们小镇随时都有来往的城乡公交,方便快捷。那时候我们当地一共建造了三所初中:“古阳中学”,“罗依中学”,“古丈一中”。教室变得更宽敞了,跑道变得更崭新了,体育设备变得更健全了,相应的师资力量也愈加雄厚。以前的平房瓦房逐渐的被高楼大厦所取代,信息化的发展也越来越便捷,以前的翻盖手机被一步步的淘汰,迎来了触屏手机的新时代。那年是2012年!湘西越来越多的人们开起了私家车,自己创办小企业,国家福利越来越好,社会保障越来越强,人们生活过的是如鱼得水。
  2017年,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来十九大,它也不负众望地回以我们丰硕的果实,这是我们改革路途中的又一伟大的壮举。我们湖南代表们的发言更是完美的诠释了这几十年来家乡以及国家惊人的变化与发展。我们的经济在砥砺奋进中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第二经济强国。最直接的变化是幸福花开的故事在神州大地到处都是,温暖了亿万人民的心。最深刻的变化是全面从严治党清廉之风拂面而来。最自豪的变化是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令我倍感自豪的是,湘西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全国全省一样,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好成绩,环境变美了,产业变强了,美誉度更高了。老人们跳起了广场舞,小孩们有了更多娱乐的方式。那年是2017年!湘西大部分的人们,生活得越来越幸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
  2018改革四十周年,这年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我的眼睛就像照相机般记录了这二十几年的变化,看着家乡从贫穷落后慢慢走向繁荣富裕,看着父老乡亲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以及家庭越来越好的生活,我知道这就是改革的魔力,这就是改革的成效。在这几十年的改革中,我的家乡乃至家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父亲到我,正好是这四十年改革路途的真实写照。
  从穷山恶水到绿水青山,从父一辈的缺吃少穿到现在的丰衣足食,从出远门难到如今的交通便利,四十年的变迁我们收获了很多很多……还记得奶奶说过,父亲那一代人是“搬着砖块儿”长大的,而我们这一代人是“拿着棉花”长大的。时代好啊,时代好!我曾读过张维为教授的《中国震撼》一书,里面说到中国这几十年来的成就是巨大的,惊人的。我们回看改革之路它是曲折但却值得的。
  我一直都很喜欢一句话“回老家的路又短又长,短的是距离,长的是心情”。这不正像改革之路又短又长,短的是等待,长的是幸福吗?四十年改革,四十年的共同努力,四十年里我们齐头并进且永不止步!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王小霞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9-03-30
还有下一页哦!

内容来自[手机版]
离线王江雷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9-03-31
这是王主席的党员工作汇报,或是党校的什么什么论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离线杨秀春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9-04-14
不管是思想汇报还是命题作文,其实写得不错,小霞!
当拉开五年、十年、二十年、四十年去看时,很多事就不是事了,很多困难也不存在了。挺好。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离线尚迎芳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9-04-15
日子越来越好的四十年
离线杨皓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9-04-30
这不会是演讲稿吧
离线刘欣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9-08-28
有自己的真实感触
离线林志杭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9-08-28
估计没有哪个国家经历过这么快的变化
少年,奋斗吧!!!
离线汪涛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9-08-31
回 王江雷 的帖子
王江雷:这是王主席的党员工作汇报,或是党校的什么什么论文? (2019-03-31 21:03) 

有可能
离线汪涛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9-08-31
香茅是一种香草,常用作香料,云南菜里很多。
巴茅常用来喂牛,一般不用来喂猪。喂猪的是猪草。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