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人是不对的,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没什么可探讨的余地。在佛教里有“五戒”,其中之一就是妄语戒,就是指不要说假话。
不过也有一种情况叫方便妄语,是戒律所不禁止的。
如何判定?
最简单地说,你说假话,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还是出于他人的福祉?出于自我利益而说的假话——通常是建立在损害他人、损害单位乃至损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基本就可判定为妄语。
但有时候我们要打一点方便妄语。譬如说一个孩子的妈妈在车祸中遇难,为了让孩子在懂事前更好地成长,我们骗他说,妈妈去远方工作了,什么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要好好吃饭快快长大,妈妈见到你时就会很开心!这就是方便妄语。
有一位长者看到一个小孩爬向了水井口,马上就要掉下去了,小孩对面前的危险浑然不知。长者如果直接告诉小孩说,别往前爬了,危险!小孩是不会听的,因为他没有危险的概念。所以长者伸出手来对小孩说道:小朋友,快来我这里,我手里有糖!小孩子听说有糖,就赶紧掉头爬向了长者——其实长者手中并没有糖。这就是著名的佛陀“空拳度子”的故事。长者在这里也是打了一个方便妄语。
简单说,为了他人的福祉而不得不说的假话,叫做方便妄语。
我们要记住,在任何情况下,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都不要说假话(而去伤害别人的利益——“别人”包括他人,包括单位,包括某个团体,包括整个社会、国家甚至是人类)。看上去你可能吃了点亏,其实你赚着呢。
相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假话,看上去你像是占了便宜,其实你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