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恩施5年了,今天隆重介绍恩施土家族的民间歌舞传统习惯。民歌分为山歌、薅草锣鼓、劳动号子、摇儿歌与儿歌、风谷歌5种。内容上有情歌、古歌、礼仪歌、生活歌、哭情歌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土家族人一般都能歌善舞,许多舞蹈的动作来自于民间老百姓的生活和劳作,进过多次改良,并且加入了现代舞蹈的韵味,动作既优美又自然、简单易学。如摆手、毛古斯、内连响,“撒叶儿嗬”等。
1.“撒叶儿嗬”
“撒叶儿嗬”是一种传统祭祀歌舞,跳撒叶儿嗬简称“跳丧”。乡里乡亲聚灵柩前,男人载歌载舞,女人们穿戴鲜亮服饰围观助兴,往往都通宵达旦的举行。
2.摆手舞
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有特色的舞蹈。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的一种全民族的大型舞蹈,它真实地反映了土家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反映生活状态为主。
“摆手舞”是集体舞蹈,大多成圆形,锣鼓放中央或边上。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有时四人一行或六人一行,有时女的在里圈。“导摆者”在行列之前领头,行列之间也有“示摆者”作示范行列之后有“押摆者”压队,在锣鼓下边唱边跳。这也来恩施见过最多舞蹈,给人清新而热烈的感觉。
3.山歌
土家族男女对唱的山歌,它主要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社会生活。大多都源于劳动节奏耕种民歌。土家族人的生活中,生子添女亲戚来贺喜,叫做吃米酒;筵席结束后,俩亲家母头戴草帽,脸上摸些锅咪,手里拿着蒲扇或扫把对唱、对跳,相互祝福、打情卖俏就这一唱一跳把整个祝米宴会推向高潮。
土家族文化还有很多组成部分,各部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