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63阅读
  • 15回复

2014年4月QQ月会:我的节日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龙莎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4-04-24
  今天是清明节,看到好多人捧着菊花挤公交,挤地铁或者挤高速去公墓里上坟。遥想起小时候我们在家里过清明节的种种乐趣。
  湘西地区上坟少不了的几样东西,自己剪的清明,纸钱,香,纸灯笼还有一把镰刀用来开路和扫墓。清明节是一大家族聚会的好时机,来的人比过年还多。大人们在这一天是为了供奉一下先人,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就是纯玩了。跟着大人上山踏青,喝一口泉水,摘一朵小花,看着绿油油的青山和大片黄灿灿的油菜花,俯视山下的水库和公路,风景优美,心情也格外的愉快。还有更好玩的就是摘厥菜。在树丛里钻来钻去,摘到一大把会好有成就感。清明时节还有茶饼,茶泡等美味,甜甜的,清爽可口。有时还会用剪清明剩下的纸做一个风筝在屋后小学的操场上放风筝。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清明节都不放假,到大学的时候又不能回家了,好遗憾呀。
Get outside the box
离线张娟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4-04-25
每年的节日挺多的,传统的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现在一些网络上的运营商又增添了一些消费节。每到消费节,淘宝这些网络运营商就打出打折的牌子,诱惑大家血拼。
传统的节日日渐式微,我是越过越没有感觉。可能也有自己一个人在外面,没有和家人团聚的原因。以前在家过中秋的时候,我要缠着老妈买水果味的月饼,老妈不喜欢,觉得甜腻腻的。现在自己都不买月饼,同学朋友送了,吃上两个就够了。
去年双十一的时候,周围的同学纷纷为自己的钱包减肥。我很少网购,但是在一种全民都网购的氛围里,我感觉自己不买点什么好像不舒服。可能是一种大家都在占便宜我好像没有占到的感觉。后来在新闻里看到双十一的销售额,我惊讶了。看来不止我周围的同学在过消费节。
现在过传统的节日,大家的热情好像还没有过消费节的热情高。如果有假放,大家的热情还比较高。学生总是在期待着放假,但是若放假在家很长时间,没有同学的陪伴,一个人也挺无聊的。
离线张媛媛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4-04-29
节日的故事——拜“乞丐”年        

        每个节日都有属于这个节日的故事。春节,无疑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一年到头,好吃的都留到春节,不管出门多远都会想尽办法回家团圆,大人给小孩买新衣服新玩具,年轻人也会买礼物孝敬长辈。
        说说春节时初一拜“乞丐”年吧。小时候,过完除夕最期待的就是初一了,因为可以挨家挨户去拜年,得到很多好吃的,比如糖、水果,还有压岁钱,大家称呼这叫拜“乞丐”年。初一早上,每个孩子都会早早的起床,穿上新衣服新鞋,拿着也许是头天晚上就已准备好的结实无比的袋子(装拜年所得),结队去拜年。拜年的顺序也有讲究,通常是“先近后远”首先,按亲疏关系,先给家族的长辈和亲人,一姓的长辈和亲人一般都会给压岁钱,所以优先去也是理所当然;其次,按距离由近到远 ,到村上邻居家。当然也有例外,我们会根据以往拜年的经验看谁家会经常给好吃的给钱,也会优先去哪家。忙活一上午后,几个伙伴会把一上午辛苦的劳动成果拿出来分享,当然也会比较一番谁的战利品最多最好。那时的我们不论主人家给我们什么,我们心里都是很开心的。如今的孩子物质生活比我们那时丰富许多,也很少有小孩愿意在初一这天早上拜乞丐年了,就算有的小孩在拜年,也会开口和主人家说:“ 我只要钱 ,不要水果、糖”
       时代变迁,人的观念也会随之变化。希望拜乞丐年的小孩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将此习俗传承下去。
[ 此贴被张媛媛在2014-04-29 16:39重新编辑 ]
离线雷洁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4-04-30
我的节日故事

一年365天,但呆在家里的日子却愈发少了,让我挺挂念的节日之一是端午节,缘何?当然是粽子,母亲包的粽子最是好吃了。小时候,我老是记不住端午节的具体日子,但每当母亲开始浸泡粽叶的时候,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便甚为期待。粽叶四母亲自己采摘的,我一直以为那是竹叶,每次还会想:我怎么就没看见过这么宽这么长的竹叶。

母亲包出来的粽子个儿特别大,特别壮实。看着母亲娴熟的动作,我跃跃欲试,但看似简单,却蛮需要技巧的,我从没包成功过,因为我系不稳当。放入水里煮,满屋子的清香,那是浓浓的母爱。人家的妈妈包出来粽子特别长特别尖,我觉得这种才好看,还闹着母亲不要包那么壮实。知道母亲是怎么回答我的么?“大个儿的才吃得饱啊!”不过啊,母亲往后也会包几个尖尖的给我。

其实啊,我们挂念的不是粽子,也而是节日后面的那个人——母亲。
离线杨久凤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4-04-30
大家好,今天是清明节,确是累了一天。本来昨天就出来出差了,由于安排变了,会议退后一天,给了我和同事出门遛弯的机会,这一遛弯就到了苏州。说实话苏州之前我来过一次,上次是冬天,这次是春天,而且是清明节,差别还是挺大的。上次的景过于冷清,好好逛了古街和狮子林,对苏州的印象挺好的。这次我们一下车就直奔拙政园,一览我国四大园林之一。进来了就是不一样,春意盎然。各种各样的鲜花都盛开了,好多你都说不上名字来。植被、假山、亭台楼阁、远处的高塔相互映衬,组成了一副美丽的山水画。更神奇的是这里每个窗户,每个角落都是不同的风景。今天玩的还是开心的,希望大家也一样。PS:节假日出门还是不易,人山人海。
离线刘婷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4-04-30
我想说的节日是春节,好像记忆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只是想把那种气氛表达出来吧。
很小的时候,妈妈和两个舅舅各自的小家还都没有买房,一般是聚在外婆家里过年。还小的时候,外婆还在,大舅还在,爸爸也还在。到除夕那几天所有人都回到外婆家了,再加上小一辈的兄弟姐妹也多,所以特别热闹。
除夕那天各种贴春联啊什么的,外婆跟妈妈还有舅妈几个好像有准备不完的饭菜,晚上的时候舅舅会带着我们一起放鞭炮还有烟花。院子里的小孩子也挺多,大家比一比谁的烟花漂亮谁的鞭炮比较响,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那时候我们那儿好像不兴看春晚,都是一家子人围着火炉聊聊天,谈一谈自己的近况啊,又说说别家发生了什么新鲜事等等,其实一个晚上过去得很快。
再说说那时候拜年吧,往往是一大家子集体出动,由于那时候交通也没现在方便,很多时候去远一点的亲戚家都是要留宿的。我那时候认床,不喜欢在别的亲戚家里睡觉,但是偏偏喜欢很多人到外婆家拜年,然后各种打地铺。大概小孩子单纯地喜欢热闹,并且觉得所有不管远近的亲戚都是自己最亲的人那种感觉,喜欢大家都呆在一起吧。
时间好像过得很快,这些事情都仿佛还在昨天。成语说物是人非,好像现在是物非人亦非。现在年味没有原来浓了,年龄想法以及环境的改变致使很多东西都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和感觉。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过去那些值得怀念的东西是记忆和时光的钻石,谁又难保现在的一切不会成为以后的珍珠呢,活在当下,套用现在很火的一句话,且行且珍惜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